[发明专利]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4545.6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391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来;刘明雨;刘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
主分类号: | H02M3/335 | 分类号: | H02M3/335;H02M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孙伟 |
地址: | 51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逆变电路 谐振电路 单开关 谐振功率变换器 倍压整流电路 变比 隔离 电子设备领域 安全性问题 变压器漏感 电磁兼容 输入电流 有效解决 隔离型 开关管 软开关 漏感 吸收 | ||
1.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开关逆变电路,隔离型谐振电路,倍压整流电路;单开关逆变电路连接隔离型谐振电路的输入端,倍压整流电路连接隔离型谐振电路的输出端;
所述单开关逆变电路:用于提供输入电压;
所述隔离型谐振电路:用于将单开关逆变电路和倍压整流电路隔离,能够有效解决安全性问题,并且通过谐振电路吸收漏感方式解决变压器漏感问题;
所述倍压整流电路:用于利用二极管的整流和导引作用,将电压分别贮存到各自的电容上,然后把它们按极性相加的原理串接起来,输出高于输入电压的高压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开关逆变电路包括输入电感Lin、主开关管M、反并联二极管和开关管并联电容Cin,所述输入电感Lin与主开关管M串联,反并联二极管与主开关管M反向并联,开关管并联电容Cin与主开关管M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隔离型谐振电路包括: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变压器T和副端串联谐振电路,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与变压器T输入端连接,副端串联谐振电路与变压器T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由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电容Cs和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电感Lst串联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副端串联谐振电路由副端串联谐振电路电容Css和副端串联谐振电路电感Lss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压整流电路包括:整流二极管D1、整流二极管D2、整流二极管D3、整流二极管D4、整流二极管D5、整流二极管D6、倍压电容Cout1、倍压电容Cout2、倍压电容Cout3、倍压电容Cout4、倍压电容Cout5和负载电阻Rdc;
所述整流二极管D1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4的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5的正极,整流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6的正极;
所述整流二极管D1与整流二极管D2串联后与倍压电容Cout1并联,整流二极管D2与整流二极管D3串联后与倍压电容Cout2并联,整流二极管D3与整流二极管D4串联后与倍压电容Cout3并联,整流二极管D4与整流二极管D5串联后与倍压电容Cout5并联,整流二极管D5与整流二极管D6串联后与倍压电容Cout6并联;
倍压电容Cout1、倍压电容Cout3和倍压电容Cout5串联后与负载电阻Rdc并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变比谐振功率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型谐振电路包括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变压器T和副端串联谐振电路;
所述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由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电容Cs和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电感Lst串联构成;
所述变压器T包括源端自感线圈Lpri和副端自感线圈Lsec;
所述副端串联谐振电路由副端串联谐振电路电容Css和副端串联谐振电路电感Lss构成;
所述变压器T的源端自感线圈Lpri与所述一次侧串联谐振电路串联之后的电路与所述单开关逆变电路的开关管并联电容Cin并联;
所述变压器T的副端自感线圈Lsec与所述副端串联谐振电路串联之后的电路与所述整流二极管D1并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5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