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镁合金微蚀剂及纳米注塑前表面处理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4568.7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6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叒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22 | 分类号: | C23F1/22;C23F1/40;C23F1/4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原创智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56 | 代理人: | 张凤萱 |
地址: | 431700 湖北省天门***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镁合金 微蚀剂 纳米 注塑 表面 处理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镁合金微蚀剂,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无机酸:50-100份,有机酸:100-200份,缓释剂:20-50份,有机醇:10-50份,表面活性剂:0.5-10份,其中所述的无机酸包括硫酸和硝酸中的至少一种。该镁合金微蚀剂,无铬无磷,能在镁合金表面形成纳米级孔洞,增强镁合金与树脂的结合力。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该微蚀剂的镁合金纳米注塑前表面处理工艺,包括脱脂、微蚀、除灰、表调、T处理、烘烤,该镁合金纳米注塑前表面处理工艺增强了镁合金与树脂成份的结合力,无需电解扩孔即可达到纳米级微孔的表面,适合镁合金AZ91D和AZ31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合金微蚀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迅速的从3G跨越到4G,即将进入5G时代。通信设备轻量化、复杂化的呼声越来越高;镁是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之一,又具有比强度和比刚度高、阻尼性和切削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尤其是通信行业设备的首选。而铝合金的纳米注塑复合体大量使用到手机壳、电脑壳、电视机设备,为镁合金纳米注塑复合体提供了方向。传统的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有:镁合金微弧氧化,镁合金电镀,镁合金喷油,镁合金喷涂,镁合金钝化,镁合金皮膜等工艺,也因为镁合金化学性质活泼,处理难度大,造成处理成本较高;而镁合金纳米注塑复合体处理工艺,更是非常的艰难。
镁合金纳米注塑复合体表面处理技术,现在国内外研究机构正在加紧研发,虽然采用粘黏剂也能将镁合金与树脂变成复合体,但是成本非常的高,同时镁合金与树脂的结合力也不如纳米注塑技术转化的结合力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微蚀剂及纳米注塑前表面处理工艺,可以在镁合金表面形成均匀孔洞,增强了镁合金与树脂成份的结合力,无需电解扩孔即可达到纳米级微孔的要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微蚀剂及纳米注塑前的表面处理工艺,不含磷铬,符合药水排放的环保需求,对环境友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镁合金微蚀剂,所述镁合金微蚀剂为以无机酸、有机酸、缓蚀剂、有机醇、表面活性剂、纯水为主要原料制得,其中,所述镁合金微蚀剂的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如下组分:无机酸:50-100份;
有机酸:100-200份;
缓蚀剂:20-50份;
有机醇:10-50份;
表面活性剂:0.5-10份;
纯水:570-814.5份。
优选地, 所述的无机酸为硫酸和硝酸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酸为酒石酸、柠檬酸、氨基乙酸、苹果酸、乳酸、丙二酸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缓释剂为硝酸钠、硝酸胺、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有机醇为丙三醇、乙二醇和聚乙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应用上述镁合金微蚀剂的纳米注塑前表面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脱脂处理:将镁合金放入含浓度为50g/L的脱脂剂溶液中,控制温度在50℃-80℃之间,处理时间为2-4min,剥离镁合金表面的油污;
S2、微蚀处理:将脱脂后的镁合金经过至少两次清水槽清洗后,再放入10-20%质量分数的微蚀剂溶液中,温度在40-70℃之间,处理1-3min,均匀微蚀镁合金表面,使其表面呈现纳米级的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叒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叒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5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