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轧机抱辊运动轨迹的优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4699.5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2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郭良刚;黄维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21H1/06 | 分类号: | B21H1/0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机 运动 轨迹 优化 方法 | ||
1.一种环轧机抱辊运动轨迹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确定抱辊运动轨迹的影响因素及其取值范围:
所述抱辊运动轨迹的影响因素包括初始抱辊角α0、固定铰点横坐标x和固定铰点纵坐标z;
根据环轧机轧辊尺寸及环坯尺寸计算抱辊运动轨迹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所述环轧机轧辊尺寸包括环轧机主辊半径R1,环轧机芯辊半径R2,环轧机抱辊半径R3,所述环坯尺寸包括环坯外半径R0;
初始抱辊角α0的取值范围:
连杆固定铰点横坐标x的取值范围:
[1.2R1,1.7R1] (4)
连杆固定铰点纵坐标z的取值范围:
步骤2,建立抱辊运动轨迹的评价指标:
所述抱辊运动轨迹的评价指标包括环轧稳定性评价指标和环件圆度评价指标;通过辗轧过程中不同时刻环件截面上不同节点的坐标值计算环轧稳定性评价指标和环件圆度评价指标,所述环件截面是指垂直环件轴线的对称面处的环件截面;
步骤3,建立抱辊运动轨迹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模型:
在抱辊运动轨迹影响因素的取值范围内通过中心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方案的设计,并针对每一组参数组合进行有限元模拟试验,获取m次环件截面外圆上k个节点和内圆k个节点的坐标值,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得到环件中心偏位移和环件圆度均方根误差后,通过回归分析分别建立环轧稳定性评价指标模型f1(x)和环件圆度评价指标模型f2(x);
步骤4,建立抱辊运动轨迹优化的数学模型:
基于所建立的抱辊运动轨迹评价指标与影响因素的关联模型,建立抱辊运动轨迹优化的数学模型
步骤5,获取抱辊运动轨迹影响因素的优化值及最优抱辊运动轨迹:
获取在抱辊运动轨迹影响因素取值范围内使得达到最小值的最优解向量:
x*=[α0*,x*,z*] (35)
α0*为经过优化的初始抱辊角,(x*,z*)为经过优化的固定铰点位置,二者所决定的抱辊运动轨迹即为优化过得抱辊运动轨迹;
至此,完成了环轧机抱辊运动轨迹的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深圳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69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下料方法
- 下一篇:一种控制铝合金壳体等温精锻过程尺寸回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