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压器温度控制方法及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4915.6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05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邓飞叶;刘天凤;常生明;曾宇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23/20 | 分类号: | G05D23/20;G01K3/14;G01K15/00;H01F27/08;H01F27/4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联创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4 | 代理人: | 贾保法;刘亚竹 |
地址: | 315031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器 温度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变压器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
S1:采集m次变压器的三相桩头温度;
S2:获取n次油面温度;
S3:计算变压器底面与支撑部接触部分单位时间散热量;
S4:计算桩头温度与油面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第一阈值,若是,执行S5,若否,执行S10;
S5:获取油面温度校准传感器的校准温度;
S6:判断油面温度和校准温度差值是否超标,若是,则执行S7,若否,则执行S10;
S7:计算变压器绕组温度和预测变压器寿命;
S8:判断变压器寿命是否超过预设寿命值,若是,则发出警报,若否,则执行S9;
S9:将变压器预测寿命值发向云服务器,云服务器对变压器进行生命周期分类;
S10:云服务器计算变压器外壳散热量和变压器的冷却系数;
S11:采集变压器散热风扇风速;
S12:控制器根据采集到的散热风扇风速和变压器的冷却系数,修正变压器的绕组温度;
S13:根据变压器的绕组修正温度计算变压器散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包括:
S71:根据变压器高压侧负荷电流,确定变压器绕组温度;
S72:根据变压器的绕组温度预测变压器寿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包括:
S91:采集变压器地址;
S92:将变压器预测寿命值发向云服务器;
S93:云服务器根据获取的预测寿命值将变压器进行生命周期分类,并将最新获取的生命周期分类记录在云服务器存储器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包括:
S101:根据云服务器存储器当前记录的变压器生命周期分类,计算外壳散热量;
S102:根据变压器外壳散热量,计算变压器的冷却系数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变压器底面材料的传热系数为C1,支撑部材料的传热系数为C2,变压器底面与支撑部的接触面积为S,则确定变压器底面与支撑部接触部分单位时间散热量Q为:
其中,ΔT表示变压器绝缘油温度与当前室外温度之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4包括:
根据下式确定第一阈值P: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93包括:
变压器生命周期分类为第一级到第三级,当预测寿命值小于寿命值a时,将变压器生命周期归为第一类;当预测寿命值在寿命值a至寿命值b区间时,将变压器生命周期归为第二类;当预测寿命值大于寿命值b时,将变压器生命周期归为第三类;其中,寿命值a小于寿命值b。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包括:
变压器的每一个生命周期分类,分别对应一个外壳散热量修正参数r,根据公式
计算变压器外壳散热量,其中,Q’为外壳散热量,变压器外壳的内表面换热系数为An,变压器外表面换热系数为Aw;所述变压器外壳厚度为δ,变压器外壳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为λ;ΔT表示变压器绝缘油温度与当前室外温度之差;变压器底面材料的传热系数为C1,支撑部材料的传热系数为C2;E为变压器外壳的总表面积;云服务器存储器初始记录的生命周期为第三类生命周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2包括:
计算变压器外壳散热量Q’与变压器底面与支撑部接触部分单位时间散热量Q的比值,之后,计算与的比值,其中,S为变压器底面与支撑部的接触面积,即得到变压器的冷却系数d,即
10.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使用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变压器温度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克斯高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49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焦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