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河道综合治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5122.6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82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妍;龚敏;刘小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紫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3/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37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祥兴路6号数贸大厦南翼15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护堤 输药管 小河道 种植 综合治理系统 人工浮岛 营养液管 防护网 连接管 水生植物 防护 观赏性植物 沉水植物 河道治理 净化效果 倾斜设置 中空框体 侧网板 开口处 漂浮物 再连接 河堤 两组 嵌装 开口 河水 侧面 净化 贯穿 生态 | ||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小河道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护堤、防护网、种植台以及人工浮岛,所述护堤设置在河堤侧面,护堤为内中空框体,且设置有开口,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护堤的开口处,所述种植台设置有多组,均匀嵌装在防护网上,用于种植观赏性植物,位于相邻两组种植台之间的防护网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漂浮物且倾斜设置侧网板,所述护堤上安装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内设置有营养液管,所述输药管、营养液管分别对应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贯穿种植台后再连接到人工浮岛。本发明,利用水生植物和沉水植物能够直接有效的对河水进行净化,实现对小河道进行生态一生物方法的净化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小河道综合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珠三角城市(以中山市为例)内具有多条支干河道,这些支干河道最终是会汇入主干河道(如岐江),最终流入西江流域,在支干河道又是由多条较为窄小的河道汇流而成(例如,岐江的支流濠头涌是由沙边涌、六节涌、白亩涌3条较为窄小的河道汇流而成),这些窄小河道流经各个城镇,靠近生活区和工业区,又有雨水流入,因此也是水体污染的重灾区。
当前,河道污水治理的主要方法包括:1、物理方法,例如疏挖底泥、机械除藻、引水冲淤和调水等;2、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方法。3、生态–生物方法,主要包括河道曝气复氧、生物膜法、生物修复法,土地处理法、水生植物净化法等;目前,出于环保的考虑,一般都是以生态–生物方法为主,其支出的成本不仅相对较低,治理效果也是相对较好,且对环境保护也是具有显著的效果,甚至还能够成为景观。
生态–生物方法是充分利用水生植物的自然净化机能的污水净化方法。但是,在南方沿海城市是存在汛期的,这些窄小河道(为了防止汛期,一般都会加高河堤)在干旱期间内水位较低,水流较缓,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法种植一些水生植物时,这些水生植物的种植高度必定较低,而当汛期来临时,窄小河道的水位升高,如果河水漫过这些水生植物,会导致这些水生植物的叶片无法接触到空气而窒息;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人工浮岛来确保水生植物能够稳定的浮在水面上,但是汛期来临时,不仅水位会大大增高,河水的流速也会大大加快,这就容易导致浮岛被冲走。
因此,对于窄小河道的治理是很难也能采用生态–生物方法进行治理,一般更多的是依靠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即定期喷洒化学药剂和疏挖底泥,不仅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而且维护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现有技术中的授权公告号CN208183657U的一种窄小河道综合治理系统,虽然解决了上述一些问题,但是其还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挂网虽然能够吸纳一些浮游生物和较小的水生动物,但是对于存在的漂浮物无法做到收集,而且由于其(以及种植台泥沙吸纳能力)吸纳能力有限,所以不能进一步扩大吸纳泥沙达到护坡的目的;(2)种植台依靠本身结构水体增氧有限,不利于河道内生态圈水体内的微生物、水生植物的生存;(3)只设置了输药管对对水生植物叶片精准喷洒杀虫药的效果,没有考虑水生植物叶片或水体内其他微生物进行增加营养成分的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河道综合治理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该小河道综合治理系统,利用水生植物和沉水植物能够直接有效的对河水进行净化,实现对窄小河道进行生态–生物方法的净化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河道综合治理系统,包括护堤、防护网、种植台以及人工浮岛,所述护堤设置在河堤侧面,护堤为内中空框体,且设置有开口,所述防护网设置在护堤的开口处,所述种植台设置有多组,均匀嵌装在防护网上,用于种植观赏性植物,位于相邻两组种植台之间的防护网上设置有用于收集漂浮物且倾斜设置侧网板,所述护堤上安装有输药管,所述输药管内设置有营养液管,所述输药管、营养液管分别对应通过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贯穿种植台后再连接到人工浮岛。
进一步的,所述护堤上表面开设有管口,输送管的一端裸露,另一端通过管口插设接近至护堤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紫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紫方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51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