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处理影像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5332.5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5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俊强;陈磊;康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6H30/20 | 分类号: | G16H30/20;G16H8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110167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处理 影像 数据 方法 装置 设备 | ||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处理影像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针对自身显示的虚拟影像的第一影像操作数据,根据第一影像操作数据,确定虚拟影像的第一影像变化数据,将第一影像变化数据发送给影像管理设备,以使影像管理设备将第一影像变化数据发送给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其他影像显示设备进行同步显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浸式多用户协同技术,当一个影像显示设备显示的虚拟影像发生变化时,其他影像显示设备显示的虚拟影像发生同步变化,多位用户可以通过各自配戴的影像显示设备,快速且准确地了解其他用户对虚拟影像执行的影像操作,提高了用户间的互动性,方便了用户间的交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学影像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影像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医院设有检测设备、阅片设备和影像云,检测设备对患者进行影像拍摄,并将拍摄的影像数据上传至影像云,阅片设备根据医生触发的指令从影像云下载影像数据,并根据影像数据显示影像,使得医生通过查看显示的影像对患者进行医疗诊断。
目前,在有会诊需求时,使用一台阅片设备显示待诊的影像,多位医生围坐在该阅片设备周围,当一位医生在阐述观点的过程中对显示的影像执行了影像操作,如放大、缩小、移动、旋转等,周围的其他医生能够看到影像的变化情况,快速且准确地了解该医生阐述的观点。然而,多位医生从不同位置集合到一台阅片设备周围的过程,占用了医生的宝贵时间,给医生带来了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处理影像数据的方法、装置及设备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处理影像数据的方法,应用于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影像显示设备中,所述虚拟现实交互系统包括:影像管理设备和至少两个所述影像显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针对自身显示的虚拟影像的第一影像操作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影像操作数据,确定所述虚拟影像的第一影像变化数据;
将所述第一影像变化数据发送给所述影像管理设备,以使所述影像管理设备将所述第一影像变化数据发送给所述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其他所述影像显示设备进行同步显示。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影像管理设备发送的第二影像变化数据,所述第二影像变化数据是所述其他所述影像显示设备根据针对自身显示的所述虚拟影像的第二影像操作数据确定的数据;
根据所述第二影像变化数据,对自身显示的所述虚拟影像进行影像数据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影像管理设备和至少两个所述影像显示设备位于同一局域网内,每个所述影像显示设备使用所述虚拟现实交互系统的世界坐标系进行虚拟影像显示;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影像操作数据,确定所述虚拟影像的第一影像变化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影像操作数据,确定所述虚拟影像在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第一影像变化数据;
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影像变化数据,对自身显示的所述虚拟影像进行影像数据处理,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影像变化数据,对处于所述世界坐标系中的所述虚拟影像进行所述影像数据处理。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影像显示设备初始化时,判断所述影像管理设备是否存有所述世界坐标系;
若所述影像管理设备未存所述世界坐标系,获取所述世界坐标系,并将所述世界坐标系发送给所述影像管理设备,使得所述其他所述影像显示设备能够从所述影像管理设备获取到所述世界坐标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533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