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废气热回收能量提取策略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6089.9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19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D·J·谢泼德;E·V·冈茨;D·迪克逊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5/02 | 分类号: | F01N5/02;F01P3/20;F02N19/10;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林伟峰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回收 能量 提取 策略 | ||
1.一种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包括:
发动机,从冷却泵接收冷却剂流;
冷却剂排放集管,接收从发动机排放的所述冷却剂流;
主旋转阀,接收从所述冷却剂排放集管排放的所述冷却剂流,并且选择性地将所述冷却剂流分配到加热器芯和变速器油加热器;以及
废气热回收EGHR设备,位于所述加热器芯和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的下游,所述EGHR设备接收从所述加热器芯和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排放的全部所述冷却剂流,并且在所述发动机冷启动操作期间引导所述冷却剂流返回到所述冷却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从所述主旋转阀接收所述冷却剂流的发动机油加热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主旋转阀包括独立旋转阀,所述独立旋转阀包括:控制所述冷却剂流进入所述发动机油加热器的第一旋转阀、控制所述冷却剂流进入所述加热器芯的第二旋转阀、以及控制所述冷却剂流进入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的第三旋转阀。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主旋转阀的各个旋转阀连通的发动机控制和监测系统,所述发动机控制和监测系统引导所述主旋转阀的所述独立旋转阀的打开和关闭操作,使得所述发动机油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芯以及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在所述发动机冷启动操作期间接收所述冷却剂流。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其中,在所述冷启动操作期间,在所述冷却剂排放集管中的全部所述冷却剂流通过所述发动机油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芯或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或多个。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与所述冷却剂排放集管连通的散热器和散热器供应集管,其中在所述冷启动操作完成之后,提供了用于在所述冷却剂排放集管中的冷却剂的流路径,以经由所述散热器供应集管绕开所述主旋转阀并且在返回到所述冷却泵之前进入散热器中被冷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主旋转阀包括第四旋转阀,所述第四旋转阀在打开时和当所述第一旋转阀、所述第二旋转阀以及所述第三旋转阀各自关闭时作用,以绕开所述发动机油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芯、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和所述EGHR设备周围的所述冷却剂流,以便返回到所述冷却泵。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进一步包括接收所述冷却剂流的一部分并且引导所述冷却剂流的所述一部分到定位在所述EGHR设备中的热交换器的涡轮增压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其中,所述EGHR设备的冷却剂压降为以30L/分钟的流速为15+/-2kPa。
10.一种机动车辆废气热回收系统,包括:
具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
冷却泵,向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涡轮增压器提供冷却剂流;
组合式冷却剂排放集管,接收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涡轮增压器排放的所述冷却剂;
主旋转阀,接收从所述组合式冷却剂排放集管排放的所述冷却剂,所述主旋转阀包括多个独立旋转阀,在发动机冷启动操作期间,选择性地将所述组合冷却剂排出集管中的全部所述冷却剂分配到发动机加热器、加热器芯和变速器油加热器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多个独立旋转阀包括控制冷却剂流进入所述发动机油加热器的第一旋转阀、控制冷却剂流进入所述加热器芯的第二旋转阀,以及控制冷却剂流进入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的第三旋转阀;以及
废气热回收EGHR设备,位于所述发动机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芯和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的下游,被定位成接收从所述发动机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芯、以及所述变速器油加热器中的任何一个、任何两个或全部排放的所述冷却剂,并且在所述发动机的所述冷启动操作期间引导所述冷却剂返回到所述冷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0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