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枢转机构与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6227.3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6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沈兆迪;张铠麟;郭彦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0 | 代理人: | 陈美章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22***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机 电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枢转机构,包括一第一中空管件以及一第二中空管件;第二中空管件可转动地套接于第一中空管件上,以与第一中空管件之间产生一扭力。本发明的枢转机构具有组装步骤简单,可有效降低制作成本,相较于已知需要通过增设外观件来包覆枢转机构而言,本发明的枢转机构可具有较薄的厚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枢转机构与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直接作为外观件使用的枢转机构与采用此枢转机构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折叠式装置大多由两个构件所组成,例如主机与屏幕,或机体与支撑架,通常设有单一可接受外力驱动而往复转动自如的转轴,并经由掀开及盖合的动作来展收机体,以利于使用操作及收藏。然而,这类的枢转机构若没有增设外观件,则会大幅降低折叠式装置的美观度。若为了美观而增设外观件来包覆枢转机构,则会使得整体机构具有较大的厚度,且所需的空间也较大。因此,如何使枢转机构能兼具外观上的美观效果,同时亦具有较小的厚度,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枢转机构,其可作为外观件,且可有效缩减整体厚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上述的枢转机构,符合轻薄化的趋势。
本发明的枢转机构,其包括一第一中空管件以及一第二中空管件。第二中空管件可转动地套接于第一中空管件上,以与第一中空管件之间产生一扭力。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中空管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延伸部。延伸部连接主体部,且延伸部的外径小于主体部的外径。第二中空管件的外径大于延伸部的外径,且第二中空管件套接第一中空管件的延伸部。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中空管件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以及一第三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一中空管件的相对两端,而第三开口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第三开口的方向不同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方向。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中空管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卡扣部,而第二中空管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互卡扣,以限制第一中空管件与第二中空管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本发明的电子装置,其包括一第一机体以及至少一枢转机构。第一机体包括一本体以及一支架。枢转机构包括一第一中空管件以及一第二中空管件。第一中空管件枢接第一机体的支架。第二中空管件枢接第一机体的本体,且可转动地套接于第一中空管件上,以与第一中空管件之间产生一扭力,使得本体相对于支架枢转。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中空管件包括一主体部以及一延伸部。延伸部连接主体部,且延伸部的外径小于主体部的外径。第二中空管件的外径大于延伸部的外径,且第二中空管件套接第一中空管件的延伸部。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中空管件具有一第一开口、一第二开口以及一第三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分别位于第一中空管件的相对两端,而第三开口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第三开口的方向不同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方向。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中空管件包括至少一第一卡扣部,而第二中空管件包括至少一第二卡扣部。第一卡扣部与第二卡扣部相互卡扣,以限制第一中空管件与第二中空管件之间的相对移动。
优选地,上述的电子装置还包括一第二机体以及一电线。第二机体枢接第一机体。电线具有彼此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电线穿过枢转机构的第一中空管件与第二中空管件。第一端电性连接至第一机体,而第二端电性连接至第二机体。
优选地,上述的第一中空管件包括一第一固定板,而第二中空管件包括一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固接第一机体的本体,而第二固定板固接第一机体的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宏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