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产光纤预制棒设备的反应釜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6316.8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4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顾勇;张舞杰;谢长贵;邓锦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凯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4 | 分类号: | C03B37/014 |
代理公司: | 广州恒华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9 | 代理人: | 姜宗华 |
地址: | 21415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箱 反应釜 光纤预制棒 送气管 靶棒 支撑固定架 上端 密封门 密封罩 排气管 门叶 材料沉积 内部延伸 制备装置 可转动 落下 喷灯 喷烧 沉积 连通 生产 凝结 外部 延伸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光纤预制棒设备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位于机架上,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箱、密封门、送气管、排气管、门叶和密封罩,所述反应箱设有从所述反应箱延伸形成的支撑固定架,所述反应箱通过所述支撑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气管为多个,多个送气管与所述反应箱连通,所述排气管从所述反应箱的内部延伸至外部,所述密封门通过所述门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箱上,所述密封罩位于所述反应箱的上端。上述制备装置的喷灯是向上喷烧使材料沉积在靶棒上,而没有沉积在靶棒上的材料则会在反应釜内凝结落下,部分材料会落在靶棒的上端,使生产出的光纤预制棒出现杂质,提高光纤预制棒的不及格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预制棒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产光纤预制棒的反应釜。
背景技术
光纤预制棒是具有特定折射率剖面并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简称光纤)的石英玻璃棒。预制棒一般直径为几毫米至几十毫米(俗称光棒)。光纤的内部结构就是在预制棒中形成的。因为预制棒的制作是光纤工艺中最重要的部分,所以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规模生产光纤以来,对光纤预制棒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完善改进就从来没有间断过。
在光纤预制棒的制造过程中,其外包层常常采用OVD法制备,OVD法具有效率高、灵活性强、经济效益好等优点。如:中国专利CN107188404公开的一种使用有机硅制备高质量光纤预制棒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喷灯和芯棒的相对移动速度、喷灯与芯棒的相对旋转速度、燃气与氧气的比例、有机硅载气比例和箱体内风速,最终优化OVD沉积第一层的反应温度,从而使得芯棒上第一层SiO2沉积物的粒径大小介于20nm~200nm、且粒径分布均匀,获得烧结后光棒界面质量好的光纤预制棒。
为了克服传统光纤预制棒OVD沉积制备装置不能对靶棒粉尘沉积不均匀处进行调节的问题,中国专利CN107540208A公开了一种采用OVD法的具有调节功能的光纤预制棒生产设备,该生产设备通过两个夹持机构从靶棒的两端对靶棒进行固定,而后利用拉动机构带动移动平台平移,实现对靶棒外周各处进行粉尘沉积,加长了光纤预制棒的长度,不仅如此,通过升降机构改变喷灯与靶棒的距离,实现靶棒外周粉尘沉积的调节,保证靶棒外周各处粉尘沉积均匀。
然而,上述制备装置的喷灯是向上喷烧使材料沉积在靶棒上,而没有沉积在靶棒上的材料则会在反应釜内凝结落下,部分材料会落在靶棒的上端,使生产出的光纤预制棒出现杂质,提高光纤预制棒的不及格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生产光纤预制棒设备的反应釜,所述反应釜位于机架上,所述反应釜包括反应箱、密封门、送气管、排气管、门叶和密封罩,所述反应箱设有从所述反应箱延伸形成的支撑固定架,所述反应箱通过所述支撑固定架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送气管为多个,多个送气管与所述反应箱连通,所述排气管从所述反应箱的内部延伸至外部,所述密封门通过所述门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箱上,所述密封罩位于所述反应箱的上端。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罩包括第一翻盖和第二翻盖,所述第一翻盖和所述第二翻盖共同形成所述密封罩,所述第一翻盖和所述第二翻盖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箱的上端,所述反应箱还包括密封气缸,所述密封气缸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反应箱上,所述第一翻盖和所述第二翻盖分别与所述密封气缸的输出端形成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釜还包括红外测温仪,所述红外测温仪固定在所述反应箱下方,所述反应箱下端设有可供所述红外测温仪检测的第二玻璃窗口和可供靶棒移动的第三玻璃窗口。
进一步地,所述反应箱上设有多个锁扣,所述锁扣包括锁扣基座、转动螺杆和锁扣螺母,所述锁扣基座固定在所述反应箱上,所述转动螺杆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锁扣基座,所述锁扣螺母与所述转动螺杆啮合,所述锁扣螺母上具有所述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可嵌入至所述密封门。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门上设有由多个玻璃叠加而成可供工作人员观察的第一玻璃窗口和多个气管端口,多个气管端口与所述第一玻璃窗口内部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凯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凯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3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弯机下料机构
- 下一篇:大尺寸光纤预制棒的生产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