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自然循环能力提升方案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6463.5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03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夏昕;程俊;于德海;夏爽;丁铭;王金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C15/12 | 分类号: | G21C15/12;G21C15/14;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壳 插入物 上升管道 冷却水箱 内换热器 自然循环能力 下降管道 核电厂 核技术领域 热效率 方向垂直 使用寿命 维修成本 延长系统 两相 流道 流体 闪蒸 相等 诱发 流动 | ||
1.一种低压自然循环能力提升方案,其特征在于:包括安全壳内换热器(1)、工质上升管道(2)、插入物阵列(3)、安全壳外冷却水箱(4)、工质下降管道(5)和安全壳(6);安全壳内换热器(1)位于安全壳(6)内,安全壳外冷却水箱(4)位于安全壳(6)外;工质上升管道(2)连接安全壳内换热器(1)和安全壳外冷却水箱(4),工质下降管道(5)连接安全壳内换热器(1)和安全壳外冷却水箱(4);插入物阵列(3)插入工质上升管道(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自然循环能力提升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物阵列(3)中的插入物在工质上升管道(2)的整个上升段沿着轴向均匀插入或非均匀插入,或在工质上升管道(2)的两相段沿着轴向均匀插入或非均匀插入,再或者在工质上升管道(2)的整个上升段和两相段沿着轴向进行组合插入;插入物阵列(3)中的插入物在工质上升管道(2)的同一流道截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自然循环能力提升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物阵列(3)中的插入物与工质上升管道(2)内流体的流动方向垂直;插入物阵列(3)的插入深度与工质上升管道(2)的流道内径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压自然循环能力提升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入物阵列(3)中插入物的截面积与工质上升管道(2)的流道的截面积之比在5%至20%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463.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