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6724.3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91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文;李冲;缪宏;徐志富;张燕军;徐帅;刘思幸;张剑峰;高吉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7/28 | 分类号: | B60L7/28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电磁 涡流 制动 装置 | ||
1.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由左制动机构、右制动机构和连接梁(12)组成;所述左制动机构和右制动机构均由外侧板(1)、内侧板(3)、上液压装置(2)、下液压装置(7)、主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4)、梯形导轨(6)、方型线圈(9)、L型线圈(10)和铁轨(11)连接构成;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3)通过梯形导轨(6)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两外侧面连接设有第二支撑板挡板(5),所述上液压装置(2)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板(4)的上方,所述上液压装置(2)的活塞杆分别与外侧板(1)和内侧板(3)的内表面固定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4)下方的外侧板(1)与内侧板(3)之间设置主支撑板(8),所述主支撑板(8)一端连接设有方型挡块(13),所述主支撑板(8)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梁(12)连接,所述下液压装置(7)固定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板(8)的上方,所述下液压装置(7)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板(4)连接固定,所述方型线圈(9)设置在所述主支撑板(8)的下方,所述铁轨(11)设置在所述方型线圈(9)的下方,所述L型线圈(10)设置在铁轨(11)的两侧,并与所述内侧板(3)、外侧板(1)的内表面固定相接,每侧所述L型线圈(10)均由第一线圈(101)、第二线圈(102)、第三线圈(103)和第四线圈(104)构成,所述第一线圈(101)、第二线圈(102)、第三线圈(103)和第四线圈(104)与所述铁轨(11)的每个内表面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3)上均设有矩形窗(14),方型挡块通过矩形窗(14)与主支撑板(8)外侧端连接,连接梁(12)通过矩形窗(14)与左制动机构和右制动机构中的两主支撑板(8)的两内侧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板(1)和内侧板(3)通过梯形导轨(6)与第二支撑板(4)滑动连接,上液压装置(2)两端活塞杆通过螺纹与外侧板(1)和内侧板(3)旋接,当上液压装置(2)的活塞杆做伸缩运动时,实现外侧板(1)和内侧板(3)沿着梯形导轨(6)分别向外和向内运动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板(8)上方固设有下液压装置(7),下液压装置(7)活塞杆与第二支撑板(4)通过螺纹连接,当下液压装置(7)工作时会将液压力传递给第二支撑板(4)并与第二支撑板(4)相连的结构实现上下移动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挡块(13)焊接在主支撑板(8)外侧,方型挡块(13)的厚度与矩形窗(14)的宽度相同,对外侧板(1)和内侧板(3)起到上下移动的导向作用,并抑制外侧板(1)和内侧板(3)前后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轨(11)截面呈“工”字型,铁轨(11)的底部轨道长度大于顶部轨道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型线圈(9)吊设在主支撑板(8)下方,L型线圈(10)通过螺钉固设在外侧板(1)和内侧板(3)上,所有线圈排列方式均按照N极和S极相间布置,每个截面内的线圈布置与铁轨内表面吻合,通过线圈的排列和布置方式可以增大电磁涡流制动面积,提高电磁涡流制动能力。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式电磁涡流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12)通过两端固定支座上的螺母与主支撑板(8)内侧端相连,可以保证高速列车有良好的直线稳定性和曲线通过能力,连接梁宽度与矩形窗宽度相同,对外侧板和内侧板起到上下移动的导向作用,并抑制外侧板(1)和内侧板(3)前后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大学,未经扬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7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速受流器控制方法及受流器
- 下一篇:一种串并联混合动力的新能源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