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Ds/SiO2/AuNCs比率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6797.2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091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刘海舰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65 | 分类号: | C09K11/65;C09K11/02;B82Y20/00;B82Y30/00;B82Y40/00;G01N2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俞晓明 |
地址: | 262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比率荧光探针 制备 碱性磷酸酶 检测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 应用 羟基琥珀酰亚胺 氨水 二甲氨基丙基 复合材料技术 无水乙醇溶液 正硅酸四乙酯 柠檬酸 量子点溶液 比率荧光 混合反应 去离子水 混合液 酸稳定 乙二胺 混匀 透析 巯基 | ||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Ds/SiO2/AuNCs比率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柠檬酸和乙二胺用去离子水混合反应透析后得碳量子点溶液;加入氨水‑无水乙醇溶液和正硅酸四乙酯反应后再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反应;加入混匀后的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溶液和11‑巯基十一酸稳定的AuNCs溶液的混合液,反应后得CDs/SiO2/AuNCs比率荧光探针。本发明的比率荧光探针对Cu2+的检测限低至0.013μmol/L,对碱性磷酸酶的检测限低至0.05U/L,在Cu2+和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Ds/SiO2/AuNCs比率荧光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铜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许多依赖铜平衡的生理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如果铜过多,它可以导致氧化应激和扰乱细胞内环境稳定,导致各种疾病,包括威尔逊,门克斯,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症,和肾脏损害。事实上,由于Cu2+在工农业中的广泛应用,水中Cu2+的监测(允许浓度为1.3ppm,~20μM)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碱性磷酸酶(ALP)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也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监测酶。碱性磷酸酶是一种膜结合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组织中,负责去除核酸、蛋白质和小分子的磷酸基团,它还在信号传递和细胞内过程的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包括细胞生长、凋亡和信号传递途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水平的异常变化与骨病、糖尿病、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炎等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因此,Cu2+和ALP的同时检测对环境污染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到目前为止,已经发展了多种检测ALP活性的方法,包括比色法、色谱法、电化学、化学发光和表面增强共振拉曼散射。在这些方法中,基于荧光的技术由于其高灵敏度、方便性和所需的廉价设备而特别吸引人。基于有机染料、共轭聚电解质和无机半导体量子点(QDs),已经发展了多种荧光检测ALP的方法。但这些方法普遍存在有机染料溶解性差、光稳定性差、共轭聚电解质制备工艺繁琐、量子点毒性大等缺点。因此,它们的实际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此外,许多方法对检测人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水平不够敏感。这些方法大多依赖于检测系统中单一荧光强度的变化。由于探针浓度和环境参数(如pH、温度和离子强度)的干扰,这种单通道荧光分析可能提供假阳性信号并具有较低的灵敏度。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发展了比率荧光技术。这种方法包括同时检测两个独立发射波长的强度比,这可以作为对环境干扰的内置校正。比率荧光分析的信号变化很容易通过颜色变化被肉眼观察到。
综上所述,有必要设计合成新的比率荧光探针材料,以提供足够的灵敏度和低毒性,以及简单的制备方法进行碱性磷酸酶(ALP)的高灵敏可视化测定方法,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比率荧光探针对Cu2+的检测限低至0.013μmol/L,对碱性磷酸酶的检测限低至0.05U/L,在Cu2+和碱性磷酸酶的检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CDs/SiO2/AuNCs比率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柠檬酸和乙二胺用去离子水混合,然后150-250℃下反应6-24h,自然冷却后进行溶液透析,得碳量子点溶液;
S2,在S1碳量子点溶液中依次加入氨水-无水乙醇溶液和正硅酸四乙酯,混匀并反应2-6h,再加入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搅拌下反应6-12h,经离心保留沉淀,洗涤后得氨基修饰的包埋碳量子点的二氧化硅颗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科技学院,未经潍坊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7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