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VDSOM算法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6801.5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9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迎;宫思远;徐东;孟宇龙;李贤;杨旭;邱靖廷;陈宇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vdsom 算法 机器人 任务 分配 方法 | ||
1.一种基于VDSOM算法的多机器人任务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工作区域W内随机分布的K台机器人和M个任务目标点,构造多机器人系统的SOM模型;所述的多机器人系统的SOM模型由输入层、竞争层两层神经元组成;所述的竞争层共包括KM个神经元,表示为(W11,W12,...,W1M,W21,...,W2M,...,WK1,...,WKM),Wkm代表第k台机器人在第m次迭代后的位置坐标,Wkm=(wkmx,wkmy),k=1,2,...,K,m=1,2,...,M;根据K台机器人的初始位置对Wk0赋值;初始化迭代次数m=1,设置学习率初值η(1,0)和变化率初值ε;
步骤2:从M个任务目标点中随机将一个任务目标点Ti=(xi,yi)输入多机器人系统的SOM模型的输入层,在每一次迭代中随机选择不同的任务目标点;在多机器人系统的SOM模型的竞争层中,根据各机器人在第m-1次迭代后的位置坐标Wk(m-1),选择对应使Dik(m-1)值最小的神经元,作为获胜神经元;
Dik(m-1)=|Ti-Wk(m-1)|(1+L)
其中,|Ti-Wk(m-1)|表示Ti到Wk(m-1)的欧几里得距离;L表示各机器人之间的负载均衡;Sk表示第k台机器人所移动的路径长度;表示各机器人移动的平均路径长度;
步骤3:计算邻域函数,确定获胜神经元的邻域神经元;
在工作区域W内,获胜神经元的邻域是一个圆形,其圆心的坐标是获胜神经元在第m-1次迭代后的位置坐标Wk(m-1);E代表邻域内获胜神经元与邻域内神经元之间的距离;γ是邻域半径;H(m)=εm×H0;H0为常数;
步骤4:路径规划,获胜神经元与它的邻域神经元向任务目标点Ti移动,更新获胜神经元与它的邻域神经元的坐标;
步骤4.1:根据机器人在第m-1次迭代后的位置坐标Wk(m-1),获取机器人从当前位置Wk(m-1)到其对应的任务目标点Ti的矢量计算当前位置到下一个位置的移动方向角θ;
步骤4.2:将区间R=(-π,π]平分为8个区间;
步骤4.3:判断步骤4.1中计算的方向角θ属于步骤4.2中哪个区间,选择该区间的标号对应的机器人移动方向,确定为下一步行驶方向;与R1、R2、R3、R4、R5、R6、R7、R8相对应的机器人的移动方向分别为东E、东南NE、南N、西南NW、西W、西北SW、北S、东北SE;
步骤4.4:若机器人不能顺利达到目标,即机器人碰到障碍物,则修改方向角θ,令β∈[-3,4]且β∈Z;
步骤4.5:估算出机器人的下一个位置坐标Gk;
其中,c为将工作区域W离散化后,两个横向单元间的距离;
步骤4.6:更新机器人的位置坐标Wkm;
其中,D0为常数也是终止条件,若Dikm≤D0则认为机器人已经到达了其任务目标点Ti,将该机器人的坐标置为任务目标点Ti的坐标;学习率η(m,f)满足规律:m↑→η↓,f↑→η↓;f即为步骤3中计算的邻域函数f(E,h);
步骤5:若m<M,则令m=m+1,返回步骤2;否则输出最终的任务分配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程大学,未经哈尔滨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68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