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凝土浇筑墙体模板垂直度便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7248.7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孔祥源;弓晓彬;李冬柏;万吉财;盛铁军;杨华;李瑞杰;赵璐艳;屈磊;梅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15/12 | 分类号: | G01C15/12;G01C15/10 |
代理公司: | 山西华炬律师事务所 14106 | 代理人: | 陈奇 |
地址: | 046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模板 吊线 垂直度 搭设 混凝土浇筑 检测装置 传统的 吊坠 挂叉 通孔 垂直度检测 从上到下 方便检测 高度变化 检测集成 可伸缩式 宽度检测 施工成本 现浇墙体 绕线器 线端头 圆管架 检测 立杆 轻便 支架 校正 缠绕 穿过 挂钩 节约 纠正 发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墙体模板垂直度便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解决了在墙体模板的搭设过程中如何随时方便检测墙体模板的垂直度以期达到及时进行校正的问题。将传统的现浇墙体模板搭设完成后才进行的垂直度检测,前提到墙体模板搭设中,使模板倾斜的缺陷被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将传统的吊坠检测集成在一个轻便的T形支架上,并将支架的挂钩和立杆设计成可伸缩式,以适应搭建中墙体模板的高度变化和宽度检测调整。包括T字形圆管架体(1)和两L形右挂叉,L形挂叉上设置有吊线通孔,吊线绕线器上缠绕的吊线的线端头从上到下穿过吊线通孔后与吊坠连接在一起。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混凝土模板搭设的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对混凝土浇筑墙体模板的垂直度进行便捷测量的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层建筑的土建施工中,当墙体模板搭设好后,需要对墙体模板的垂直度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行墙体的混凝土浇筑,因此墙体模板的垂直度检测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并关系到后续工作能否正常顺利进行的重要工作;目前,这项检测工作是采用传统的吊线坠检测方法,往往需要两个操作人员配合,一个人在墙体模板上部放下线坠,另一人在墙体模板底部进行量测,检测并记录线坠与墙体模板的间距;由于墙体还未浇筑施工,上部人员在墙体模板顶部移动困难,危险性高;当楼层层高较大时,墙体模板检测点需要调整时,两人配合不默契时,均会影响到墙体模板的垂直度检测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后续工作埋下质量隐患;另外,这种检测方法是在墙体整体模板均塔设完成的情况下,进行的事后是否合格的检测;如何为墙体模板搭设者提供一种在墙体模板搭设中简单方便的垂直度检测工具,使他们在墙体模板的搭设过程中,能随时方便检测,及时进行模板的垂直度校正,成为现场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浇筑墙体模板垂直度便捷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解决了在墙体模板的搭设过程中如何随时方便检测墙体模板的垂直度以期达到及时进行校正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的总体构思是:将传统的现浇墙体模板搭设完成后才进行的垂直度检测,前提到墙体模板搭设中,使模板倾斜的缺陷被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将传统的吊坠检测集成在一个轻便的T形支架上,并将支架的挂钩和立杆设计成可伸缩式,以适应搭建中墙体模板的高度变化和宽度检测调整。
一种混凝土浇筑墙体模板垂直度便捷检测装置,包括T字形圆管架体,在T字形圆管架体的横担圆管的左端口上设置有可沿左右水平方向伸缩的L形左挂叉,在T字形圆管架体的横担圆管的右端口上设置有可沿左右水平方向伸缩的L形右挂叉,T字形圆管架体的横担圆管、L形左挂叉和L形右挂叉是组成半口字形形状的,在T字形圆管架体的竖向圆管下端管壁上设置有架体下端水平支撑杆,在T字形圆管架体竖向圆管下端口内插接有可沿上下方向伸缩的立杆,在T字形圆管架体竖向圆管上分别设置有左吊线绕线器和右吊线绕线器,在L形左挂叉上设置有左吊线通孔,在L形右挂叉上设置有右吊线通孔,左吊线绕线器上缠绕的左吊线的线端头从上到下穿过左吊线通孔后与左吊坠连接在一起,右吊线绕线器上缠绕的右吊线的线端头从上到下穿过右吊线通孔后与右吊坠连接在一起。
L形左挂叉的前后杆外侧端和L形右挂叉的前后杆外侧端是顶接在墙体模板的外侧面上的,L形左挂叉的前后杆和L形右挂叉的前后杆是挂接在墙体模板外侧的横向固定龙骨上的。
一种混凝土浇筑墙体模板垂直度便捷检测方法, 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西三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72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