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位校测装置及水位校测装置阵列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7735.3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6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彬;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F25/00 | 分类号: | G01F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宣言律师事务所 11509 | 代理人: | 杜秀军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测装置 水位 控制处理单元 数据传输单元 电气连接 激光测距 反射单元 远程控制 校测 存储 传输 记录 分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位校测装置及水位校测装置阵列,该水位校测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反射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激光测距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电气连接。该水位校测装置阵列为本发明水位校测装置组成的阵列。能够实现水位校测的远程控制、记录、传输、存储、计算与分析等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震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震监测的井水位校测装置及水位校测装置阵列。
背景技术
井水位连续观测在地震监测预测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位仪传感器运行状态严重影响了水位观测数据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对水位仪传感器定期校测是保证井水位观测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
目前,对水位仪传感器校测仍处于人工校测阶段,主要为测钟法和电极法,上述两种方法存在如下问题:一是需要人工读取皮尺刻度,数据的误差大;二是主要人工听取测钟接触水面和电极接触水面发出的声音,存在一定误差,校测过程中还会引起水位震荡导致观测数据突跳;三是需要人工记录和计算判定水位仪传感器状态;四是需要人员现场校测,不能实时监控。现有校测方法为人为现场操作,效率相对较低、误差大,不适应无人值守台站的井水位校测。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远程控制、记录、传输、存储、计算与分析等功能的水位校测装置及水位校测装置阵列。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位校测装置,包括激光测距单元、反射单元、控制处理单元和数据传输单元;所述激光测距单元与所述控制处理单元电气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单元与所述数据传输单元电气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校测单元,所述校测单元通过数据传输单元获取激光测距单元获取的水面距离数据,并根据所述水面距离数据校准外部水位仪传感器。
优选地,还包括GPS定位单元。
优选地,所述激光测距单元包括激光相位测距仪。
优选地,所述反射单元包括碳纤维板;更加优选地,所述碳纤维板表面第一层为化学镀钴层,第二层为镀氧化锌层。
优选地,还包括激光灯或干燥单元。
优选地,还包括电源模块。
为了进一步取得更好的地震预测效果,本发明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水位校测装置阵列,包括主服务器和至少两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位校测装置,所述各水位校测装置通过数据传输单元与所述主服务器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个水位校测装置根据地理位置或地震带分布设置,所述主服务器建立与所述水位校测装置分布对应的监测网络。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方面的上述水位校测装置,通过激光测距技术替代现有的人工读数或现场校测,实现能够远程控制的自动校测,而且能够自动记录、传输、存储、计算与分析,具有较高的智能化。本发明另一方面的水位校测装置阵列,通过多个阵列式的水位校测装置,可以实现众多水井观测点的同时监测,并结合现代地震理论的科学分析,实现更精确、更直观的地震监测预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位校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水位校测装置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未经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77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