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设备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7831.8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8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天;许文龙;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W56/00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陈锐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设备 高精度 时钟 同步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设备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涉及时钟同步领域。该方法的步骤包括:通信设备的时钟单元向业务盘下发传输时延值,传输时延值根据时钟单元下发至业务盘的时钟发送信号,与业务盘上传至时钟单元的时钟信号的时钟相位差得到;业务盘根据传输时延值对时钟发送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后,形成与时钟发送信号的时钟相位基本一致的时钟信号。本发明通过接收传输时延值对时钟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后,能够使得补偿后的时钟信号与时钟发送信号的输出相位对齐,以此消除了现有技术中因时钟信号的传输时延带来的影响,进而大幅度提高了时钟同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时钟同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信设备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移动回传网络伴随着移动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升级,新业务的应用对5G(5th-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技术指标提出更高的要求;超高精度时钟同步是5G承载关键技术之一,其要求单站点的频率和时间输出偏差在5ns以内。
但是,目前的通信设备难以满足上述超高精度时钟同步要求,其原因为:
通信设备的时钟单元和业务盘通过1组背板总线相连,1组背板总线包括上行时钟总线、下行时钟总线和通信总线,时钟单元通过下行时钟总线将时钟信号传输至业务盘,业务盘通过上行时钟总线将反馈的时钟信号传输至时钟单元。时钟信号在传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时延;与此同时,硬件器件的老化及温飘都会带来时钟信号传输中相位的变化,这些都会增大单站点的频率和时间的输出偏差;进而导致难以满足高精度时钟同步要求。
此外,随着通信设备的集成度的提高,功能需求越来越多,背板的端子也越来越紧张;然而现有的时钟单元通过多组物理总线与多块业务盘相连,1组物理总线对应1块业务盘,多组物理总线占用的背板端子较多,进而可能导致背板出现端子不够用的情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对时钟信号进行相位补偿,进而提高时钟同步精度。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设备的高精度时钟同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信设备的时钟单元向业务盘下发传输时延值,传输时延值根据时钟单元下发至业务盘的时钟发送信号,与业务盘上传至时钟单元的时钟信号的时钟相位差得到;业务盘根据传输时延值对时钟发送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后,形成与时钟发送信号的时钟相位基本一致的时钟信号。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时钟单元向业务盘下发传输时延值的流程包括:时钟单元周期性的选择1块业务盘;该业务盘检测到可以与时钟单元进行时钟信号传输时,向时钟单元上传时钟信号;时钟单元收到时钟信号后向该业务盘下发对应的传输时延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传输时延值的获取流程包括:当所述时钟发送信号和时钟信号的传输时延相同、且业务盘的初始输出时钟与输入时钟的相位保持一致时,传输时延值T的计算公式为:T=T1/2,T1为时钟单元下发的时钟发送信号,与业务盘上传的时钟信号的时钟相位差。
本发明提供的通信设备的高精度时钟同步系统,包括1块时钟单元和多块业务盘,时钟单元包括相位测量模块和时钟逻辑控制模块,业务盘包括相位补偿模块和线路逻辑控制模块;
相位测量模块用于:根据时钟单元下发至业务盘的时钟发送信号,与业务盘上传至时钟单元的时钟信号的时钟相位差,得到传输时延值;
时钟逻辑控制模块用于:将相位测量模块得到的传输时延值下发至线路逻辑控制模块;
线路逻辑控制模块用于:将时钟逻辑控制模块下发的传输时延值发送至相位补偿模块;
相位补偿模块用于:根据线路逻辑控制模块发送的传输时延值,对时钟单元下发至业务盘的时钟发送信号进行相位补偿后,形成与时钟发送信号的时钟相位基本一致的时钟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78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