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8088.8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钊;高文川;刘明慧;杨武娟;文定军;张文超;程海刚;刘晓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13/00;A01B79/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汇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张伟花 |
地址: | 72249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薯 起垄 甘薯块根 田间管理 打孔 食用型 滴灌 移栽 地下块根 甘薯幼苗 光合效率 养分竞争 种苗移栽 昼夜温差 次叶片 滴灌带 防虫 壮苗 除草 根系 垄间 垄距 幼苗 杀菌 叶片 贮藏 成活率 整地 种植 防病 施肥 采摘 铺设 收获 土壤 保证 管理 | ||
1.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甘薯种苗选择:选取育苗棚中第一茬健康的壮苗作为甘薯种苗;所述甘薯种苗的选择标准为:百株苗重大于1.1kg,甘薯种苗顶端的三片叶片高度相同,苗长为22cm~25cm,节间为4~5个,茎的直径为0.4cm~0.5cm,无气生根,无病虫害;
S2、整地和施基肥:冬前施腐熟的农家肥后,进行深耕,耕深30cm~35cm,春季合墒机旋地,施肥起垄,放置滴灌带后覆膜;所述起垄的高度为30cm~35cm,垄距为90cm~100cm;
S3、一膜两水高垄定位栽植:于4月下旬,平均温度为12℃~15℃时,进行甘薯种苗移栽,移栽前1d进行2h~3h的第一次滴灌,先将S1中选取的甘薯种苗的基部10cm处浸泡在20%三唑磷微胶囊悬浮剂的5倍稀释液10min,然后进行栽植;栽植的方法为:在膜上打孔定位斜栽,打孔方向与地面的角度为30°~40°,将甘薯种苗栽植在距离垄顶部8cm~10cm处,甘薯种苗入土的节位为3个~4个,甘薯种苗栽植处的膜口用细土封实,栽植后的株距为22cm~24cm,栽植的密度为3000株/亩~3300株/亩;移栽后进行6h~8h的第二次滴灌;
S4、田间管理:甘薯种苗移栽后第二次滴灌时,用20%三唑磷微胶囊悬浮剂对甘薯种苗进行灌根,移栽后30d~40d进行6h~8h的第三次滴灌,伏天及时浇水使垄内不缺墒,当垄沟内杂草生长至5cm~10cm时,用除草剂灭草松除草;当甘薯的蔓长长至40cm~50cm时进行2次~3次化控,化控的方法为:在叶片喷施60%氯化胆碱水剂,相邻两次化控的时间间隔为10d~15d;
S5、叶片采摘:甘薯叶片采摘2次,7月下旬进行叶片第一次采摘,间隔30d~35d进行第二次采摘,采摘时间在晴天上午进行,采摘茎蔓中上部的新叶,每次的采摘量为40kg/亩~45kg/亩,采摘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叶面肥,施肥的次数为2次,两次施肥的间隔期为10d;
S6、收获:于10月初,收获前10d~15d粉碎地上的茎蔓,然后粉碎的茎蔓在田间晾晒2d~3d后清除地膜、滴灌带和茎蔓,地下薯块的收获在晴天进行,收获后的薯块平放在地面,日晒3h~4h;
S7、贮藏:在收获当天,将S6中收获完的薯块筛选出完好无损的薯块、按大小分级后入窖贮藏,储藏温度为10℃~14℃,湿度为85%~9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农家肥的施肥量为2000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所述施肥起垄时所用的肥料为:有机肥100kg/亩,硫酸钾肥50kg/亩和磷酸二铵复合肥20kg/亩~25kg/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3和S4中所述滴灌的速率均为2L/h~3L/h。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20%三唑磷微胶囊悬浮剂的制剂用药量为1500mL/亩~2000mL/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60%氯化胆碱水剂的制剂用药量15mL/亩~20mL/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型甘薯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S5中所述磷酸二氢钾叶面肥的用量为800倍液~1000倍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未经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808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七药材重茬治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丹参根段种植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