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8524.1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1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5 |
发明(设计)人: | 马鑫;邓兰青;钟宏;罗大光;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231/02 | 分类号: | C07C231/02;C07C233/65;C07C233/07;C07C235/60;C07D223/04 |
代理公司: | 长沙轩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3235 | 代理人: | 王丹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酰胺类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将具有式(I)结构的有机羧酸酯与具有式(II)结构的胺类化合物经研磨反应制得具有式(III)结构的酰胺类化合物和具有式(IV)结构的醇类化合物;该合成方法无需使用热源供热,也无需有机溶剂作为媒介,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后处理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机械研磨制备酰胺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酰胺类化合物是天然生物活性分子和合成有机化合物中最常见的一类化合物,其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中间体、医药、农药、材料等领域,研究表明超过四分之一的药物分子中都含有酰胺官能团。
制备酰胺类化合物的传统方法主要有:一是以羧酸为底物,在偶合试剂、碱和溶剂存在下与胺作用生成酰胺,常用的耦合试剂有三苯基膦、碘、2-(7-氧化苯并三氮唑)-N,N,N',N'-四甲基脲六氟磷酸酯(HATU)等;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酰卤、酸酐等与有机胺发生亲核加成反应得到。然而,上述方法在实际实际生产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反应时间较长,反应不彻底,副产物难以分离,或使用活性高、价格较贵且较危险的试剂(如酰卤等),原子经济性不高,且会腐蚀设备以及污染环境。有文献报道从醛出发,通过过渡金属催化,或卡宾催化发生氧化胺解,形成酰胺,但是该方法也有些局限性,比如底物的适应性,反应时间较长等(Bode JW,Sohn SS.N-heterocyclic carbene-catalyzed redox amidations of alpha-functionalized aldehydes with amines[J].Journal ofthe American ChemicalSociety,2007,129(45):13798-13799.)。Kawahata等用芳酯或内酯在四烷基羟胺经水解,脱水生成酰胺(Kawahata N H,Brookes J,Makara G M.A Single Vessel Protocol forthe Efficient Formation ofAmide Bonds from Esters and Lactones[J].TetrahedronLett.2002,43(40):7221-7223.)。Hosmane等用异咪唑插烯酯和过量的胍反应生成酰胺(Ujjinamatada R K,Hosmane R S.Selective functional group transformation usingguanidine:the conversion of an ester group into an amide in vinylogous ester–aldehydes of imidazole[J].Tetrahedron Letters,2005,46(36):6005-6009.)。专利CN108558692A公开了一种在惰性气体氛围下,将氮杂环卡宾、碱加入到装有有机溶剂的反应器中搅拌,再依次加入有机酸酯和有机胺反应得到酰胺类化合物。专利CN106928083A公开了一种以酯和液氨为原料、以金属钠为催化剂在高压釜中于90~140℃反应制备酰胺化合物。专利CN103492360A公开了一种在无水溶液中和催化剂的作用下,使酯与羟烷基胺反应制备羟烷基酰胺。专利CN106045870A公开了在三苯氧膦、草酰氯、有机酸和有机胺按比例投料,在有机溶剂中生成对应的酰胺。专利CN101235078A公开了一种在磷酰卤、N,N-二甲基吡啶和有机碱的存在下合成酰胺的方法。专利CN104058983A公开了一种医药中间体酰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PPh3/CBr4/助剂的复合催化在甲苯溶剂中实现不活泼羧酸与胺类的酰化反应。专利CN104418762A公开了一种从醛合成酰胺的方法。专利CN106674040A公开了一种无溶剂米氏酸与N-取代芳胺反应合成酰胺的方法,此法需要控制反应温度100~150℃。
综上所述,由羧酸和胺反应合成酰胺的现有方法存在如下问题:
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废弃物多、后处理过程复杂、原子经济性差、反应温度高,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未经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85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盐酸丁卡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酰胺基羧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