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有气囊的鲟科鱼繁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8631.4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379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林碧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80 | 分类号: | A01K61/8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6 | 代理人: | 郑凤姣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有 气囊 鲟科鱼 繁育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设有气囊的鲟科鱼繁育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圈、投料机、机体、气囊,本发明通过改进设备的部件结构,使其在进行使用投喂饲料的时候,能够在一段时间后,通过饲料收集机构对漂浮在水面上鲟鱼吃剩下的饲料进行收集,避免残留的浮性饲料漂浮在水面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水泡散而进行下沉沉淀在底部,从而对水体造成污染,长期以此,对水体造成破坏,不利于鲟鱼存活,同时在投喂饲料的时候,能够通过投料增氧机构与增氧组件相配合,对水体上层区域添加溶解氧,避免因为采用浮性饲料,使水流上层聚集的鱼类较多,水中溶解氧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导致该区域的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对水体造成破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鲟鱼繁殖装置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设有气囊的鲟科鱼繁育装置。
背景技术
鲟科鱼繁育装置是专门为鲟鱼养殖而设计的一种网格水箱设备,通过将水箱放置在面积较大,水体较深的水域中进行投放匙吻鲟来进行养殖。
1、但是现有设备在进行使用的时候,由于匙吻鲟喜食漂浮性饲料,所以采用的饲料为浮性饲料,但是为了保证匙吻鲟能够得到充分的食物,防止同类之间相互残食,每次在投喂饲料的时候,往往会比规定的投放量多投放一些以保证每只匙吻鲟得到充分喂食,该方法虽然能够使匙吻鲟得到充分喂食,但是往往会有残留的浮性饲料漂浮在水面上,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吸水泡散而进行下沉沉淀在底部,从而对水体造成污染,长期以此,易对匙吻鲟的水体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2、同时在进行投放饲料的时候,由于采用浮性饲料,使水流上层聚集的鱼类较多,水中溶解氧的消耗量快速上升,导致该区域的有机物进行厌氧分解,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影响匙吻鲟的正常养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设有气囊的鲟科鱼繁育装置,其结构包括防护圈、投料机、机体、气囊,所述防护圈的底端与机体的顶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投料机的底端与防护圈的顶端相焊接,所述气囊的水平焊接在机体的底端,所述投料机位于机体的正上方,所述机体包括投料增氧机构、增氧组件、外壳、饲料收集机构,所述投料增氧机构的底端与增氧组件的顶端相焊接,所述增氧组件的底端设于外壳的顶端,所述饲料收集机构的垂直嵌入在外壳的顶端上,所述饲料收集机构位于投料增氧机构的右方,所述增氧组件与外壳相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投料增氧机构包括储料槽、进料斗、出料机构、排料口,所述储料槽的底端与出料机构的顶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进料斗的右端与储料槽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排料口设于与出料机构底端,所述排料口与出料机构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出料机构包括增氧机构、饲料吹动机构、供料组件,所述增氧机构的右端与饲料吹动机构的左端相焊接,所述供料组件的左端与饲料吹动机构的右端相胶合,所述增氧机构包括储氧罐、活动拨块、输气导管、抽块,所述储氧罐的左端与输气导管的右端相焊接,所述抽块的底端设于输气导管的中部顶端上,所述活动拨块的底端与抽块的顶端活动连接,所述抽块与输气导管相焊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饲料吹动机构包括排气管、转动扇叶、密封壳,所述排气管设于密封壳的底端,所述转动扇叶嵌入安装在密封壳的中部,所述排气管的右端与供料组件的左端相焊接,所述排气管与密封壳相胶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供料组件包括供料连接块、伸缩软管、供料排放口,所述供料连接块的底端垂直焊接有伸缩软管,所述伸缩软管设于供料排放口的顶端,所述供料排放口的左端与排气管的右端相焊接,所述伸缩软管与供料排放口相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溧水高新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86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