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执行读取命令的NVMeoF RAID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9096.4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096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桑迪普·库马尔·阿南塔帕里;文卡塔拉特纳姆·尼玛加达;什鲁西·穆图库马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6 | 分类号: | G06F3/06 |
代理公司: | 11112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南;张帆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标模块 存储目标 发起器 直接数据传输 读取命令 命令传输 命令执行 模块接收 虚拟队列 主机接收 主机 | ||
1.一种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控制器,其用于在计算主机和基于结构的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之间执行直接数据传输,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控制器包括:
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其中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适于与所述计算主机交互并从所述计算主机接收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命令;
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实现模块,其中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实现模块适于从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命令,并对接收到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命令执行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功能;以及
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发起器模块,其中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发起器模块适于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交互,其中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发起器模块从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实现模块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命令,并将所述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命令传输到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并在所述计算主机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之间建立一个或多个虚拟队列对连接,以实现所述计算主机和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之间的所述直接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控制器,其中,所述计算主机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之间的所述直接数据传输是通过以下连接实现的:由所述计算主机在所述计算主机与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之间建立的计算端物理连接、由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发起器模块在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发起器模块与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之间建立的一个或多个存储端物理连接,以及由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发起器模块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目标装置与所计算主机之间建立的一个或多个虚拟队列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控制器,其中,所述独立磁盘冗余阵列功能包括识别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存储目标装置,其中由所述计算主机传输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相应的存储目标装置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命令。
4.一种在计算主机与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之间建立计算端物理连接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计算主机将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连接命令发出到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以建立所述计算端物理连接;
由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接收从所述计算主机发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连接命令,以在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内创建管理和输入/输出队列;
由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将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连接命令完成传输到所述计算主机;并且
当所述计算端物理连接被建立时,由所述计算主机从所述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目标模块接收所述一个或多个基于结构的高速非易失性存储器连接命令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0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