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9160.9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3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盛宏伟;崔理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G06F13/4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安利霞 |
地址: | 52386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调整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解决如何降低USB数据传输对射频通信传输的干扰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的调整方法包括:在进行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传输和射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获取射频信号强度信息;在所述射频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值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调整当前USB驱动能力等级,直至射频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对USB驱动能力等级进行调整,相对于现有技术能够进一步降低USB数据传输对射频数据传输的影响,保证一定的射频通信信号强度,进而保证射频通信的传输速率,满足用户的传输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传输是数据传输的主要方式之一,移动终端(手机、PAD、笔记本电脑等)、路由器、数据卡、智能电视、车载互联网系统等装置都采用USB数据传输方式,为用户提供便利的数据传输体验。同时,这些终端或者装置上都支持射频通信功能(支持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协议、码分多址CDMA协议、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SCDMA协议、宽带码分多址WCDMA协议、长期演进LTE协议中的至少一种),为用户提供网络互连的体验。
当USB数据传输和射频通信场景同时存在时,USB数据传输会产生射频频段干扰信号干扰到射频通信,降低射频通信质量,同时USB数据传输也会受到射频通信信号的干扰导致USB数据传输速率下降。
现有的一种方法是在特定制式比如GSM协议、CDMA协议、TD-SCDMA协议或者WCDMA协议采用USB2.0的传输方式,因为USB2.0低速率产生的射频干扰较USB3.0小。在LTE协议强信号采用USB3.0的传输方式,在LTE协议弱信号时采用USB2.0,避免USB3.0传输方式的干扰对LTE协议通信产生影响。
上述方法存在的缺陷是:USB2.0和USB3.0数据传输都会对射频频段产生干扰,即使限定在USB2.0协议仍难以避免USB数据传输对GSM协议、CDMA协议、TD-SCDMA协议、WCDMA协议、LTE协议射频通信的干扰,只是干扰程度可能相对减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如何降低USB数据传输对射频通信传输的干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
在进行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传输和射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获取射频信号强度信息;
在所述射频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值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调整当前USB驱动能力等级,直至射频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进行通用串行总线USB数据传输和射频数据传输的情况下,获取射频信号强度信息;
第一调整模块,用于在所述射频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值小于第一信号强度阈值的情况下,调整当前USB驱动能力等级,直至射频信号强度信息对应的数值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信号强度阈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数据传输的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1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