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及其微灌调节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9359.1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4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春;吴国庆;李娜;顾海;姜杰;李彬;赵坤;许宁萍;金桂梅;周曦昕;陈俣烨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2;A01C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智保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2 | 代理人: | 周新楣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种植 一体化 容器 及其 调节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及其微灌调节方法,包括一体化双容器本体,在一体化双容器本体上设有盆体、盆颈、渗水孔、空腔、流速阀、渗透膜,该一体化双容器外形类似传统家用的盆栽容器,方便实用,微灌与种植一体化结构实现了一定时长的无人化浇灌,减少了浇水工作量,它还可以控制水分的微渗速度,匹配植物生长的水分需求,有利于植物的茁壮成长,同时可调控容器的水容量,保证家庭一定空巢期的植物水分需求,该一体化双容器本体还可以扩展到农田水利等方面的运用,可实现种植物的精准灌溉,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及其微灌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农田水利工程当中,广泛应用了微灌技术、喷灌技术、步行式灌溉技术、薄浅湿晒灌溉技术和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均取得了良好的节水和灌溉效果;其中,水肥一体化微灌技术又是现代农业发展中水肥科学应用的一个新概念,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水肥一体化微灌通常是指灌溉与施肥同时进行,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再由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实现水分和养分补给。
上述灌溉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在节水和灌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有效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提高了人民的劳动收入,改善了大众的生活。但是,这些微灌技术往往需要专门的给水设备,占用空间大,运行噪音高,不适宜家庭室内盆栽植物的浇灌。
现在家庭种植物栽培大多是采用盆栽的形式,需要人为外部浇水;也有种植、微灌一体化的栽培模式,其采用的是两个容器分置组合结构形式的,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家庭植物的栽培。但是,它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每次补水需分解组合的种植容器,为定期补水带来不便;没有设置水分微渗速度的控制分系统,不能以植物生长水分需求相匹配;而且该容器无连续补水能力,微灌时间有限。不适合家庭较长时间外出的种植物的养植,经常造成植物因缺水而枯死。
针对以上不足,设计了一种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解决了大众家庭因较长时间外出时导致家中种植物无人浇灌而枯死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及其微灌调节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包括一体化双容器本体,所述一体化双容器本体上设有盆体,所述盆体的上方设有盆颈,渗水盆体的上方端口与盆颈的下方边缘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盆体与盆颈之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盆体为漏斗状,所述盆体包括盆体外壁与盆体内壁,盆体内壁与盆体外壁之间通过浇筑连接件连接,所述盆体的上方端口大,盆体的底部直径小,所述盆体的内部中央设有空槽,所述盆体的侧壁夹层中设有空腔,空腔的内部设有流速阀,空腔与盆体内部侧壁上的渗透孔连通,所述盆体的底部中央设有渗水孔,渗水孔从竖直方向贯穿盆体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盆颈的上方对称设有注水孔,注水孔与盆颈连通。
优选的,所述盆体的内壁上设有渗透孔。
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内部装有清水与营养水。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双容器本体的盆体内部设有自适应控制系统,自适应控制系统上设有稳压模块,所述稳压模块的一端与CPU模块的一连接端设有湿度检测器与水位检测器,湿度检测器与水位检测器相互并联,所述CPU模块的另一端设有自适应算法,所述CPU模块的另一连接端设有驱动模块。
优选的,所述一体化双容器本体基于增材制备工艺的中空双容结构设计和制备工艺。
优选的,一种微灌与种植一体化双容器,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一体化双容器本体的空腔中注入清水与营养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理工学院,未经南通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3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稻育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土柱栽培装置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