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29396.2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62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发明(设计)人: | 童祎;高斐;渠开放;沈心怡;郭宇锋;万相;连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张霞 |
地址: | 210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金属碳化物 底电极 介质层 阻变层 制备 顶电极 衬底 突触 导电性 从上至下 依次排列 可塑性 掩膜板 触接 溅射 开孔 权重 匹配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忆阻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顶电极、阻变层和底电极,且阻变层、底电极与衬底的形状、尺寸一一匹配;阻变层包括介质层和敷设在该介质层上方的过渡金属碳化物膜,顶电极通过掩膜板的开孔溅射在过渡金属碳化物膜的顶部,底电极的顶部、底部分别与介质层、衬底相触接。该忆阻器件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佳,可有效模拟突触权重的变化,实现模拟突触可塑性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高效,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忆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类脑器件、类脑计算系统及类脑神经电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类脑计算,与依赖于冯·诺依曼架构的传统计算相比,在各项认知任务中均表现出较强的优势。忆阻器件是一种基于电阻转变效应的二端口非线性无源电子器件,能够记忆流经的电荷量,具有与神经突触极相似的特性,可作为人工突触的最佳选择。研究忆阻器件模拟突触的短期可塑性,对于发展神经形态计算至关重要。
现有技术中,对各类忆阻器件分别进行电学测试、物理表征和生物可塑性测试,但仿突触的可塑性效果均不佳。过渡金属碳化物在电子显微镜下呈薄片状(如图1所示),并在二维空间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可增强导电细丝的形成;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除具有忆阻器件本身的优异特性外,还具有类似突触的短期可塑性,因此,对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的可塑性研究,就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研究重点,并为实现可控的神经形态器件奠定了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及其制备方法,该忆阻器件的导电性和稳定性佳,可有效模拟突触权重的变化,实现模拟突触可塑性的功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便、高效,成本低。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设置在衬底上,所述忆阻器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顶电极、阻变层和底电极,且所述阻变层、底电极与所述衬底的形状、尺寸一一匹配;所述阻变层包括介质层和敷设在该介质层上方的过渡金属碳化物膜,所述顶电极通过掩膜板的开孔溅射在所述过渡金属碳化物膜的顶部,所述底电极的顶部、底部分别与所述介质层、衬底相触接。
进一步地,所述介质层为二氧化硅层,所述二氧化硅层的厚度为80nm。
进一步地,所述顶电极为铝、钼、铌、铜、金、钯、铂、钽、钌、氧化钌、银、氮化钽、氮化钛、钨、氮化钨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顶电极的厚度为100nm。
进一步地,所述底电极为铝、钼、铌、铜、金、钯、铂、钽、钌、氧化钌、银、氮化钽、氮化钛、钨、氮化钨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底电极的厚度为90nm。
进一步地,所述衬底为硅衬底层。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述基于过渡金属碳化物的忆阻器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真空环境下,将衬底固定在溅射系统的靶枪上,选取底电极材料作为溅射源,通过磁控溅射仪沉积底电极,底电极均匀、完全覆盖在衬底上表面;
S2)保持步骤S1的真空环境,更换介质层溅射源,在所述底电极的上表面均匀、完全溅射出介质层;
S3)取过渡金属碳化物和去离子水按照1:10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5min-15min,制得过渡金属碳化物悬浊液;
S4)吸取步骤S3中过渡金属碳化物悬浊液的上层浊清液,滴在步骤S2的介质层上,通过甩胶机旋涂1min-3min,使得介质层的上表面均匀覆盖一过渡金属碳化物膜,制得阻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邮电大学,未经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39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