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压费控用线缆及高压费控用线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29528.1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殷小东;陈松;姜春阳;李明;袁建平;杜百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费控用 线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压费控用线缆及高压费控用线缆系统。其中,高压费控用线缆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航空插头和控制模块;航空插头的母头用于通过采集终端与控制主站相连接,并且航空插头的母头还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航空插头的公头用于通过断路器与各控制回路相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主站发送的第一查询指令,并根据第一查询指令监测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以及将监测到的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主站。本发明中,控制主站能够及时地且清楚准确地获取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信息,使得控制主站发出的各控制指令安全执行,当控制回路出现故障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缩短故障的持续时间,减少损失,航空插头能够减少连接线缆,防止错接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线监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压费控用线缆及高压费控用线缆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高压费控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部分地区的控制电缆因环境或人为原因损坏,使得控制回路发生故障,致使主站无法有效地对控制回路进行分闸操作。并且,控制电缆损坏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上传至主站,导致控制电缆无法及时修复,延长了故障时间,增大了损失,严重影响费控停复电时长。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压费控用线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控制回路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上传的问题。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该高压费控用线缆的高压费控用线缆系统。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压费控用线缆,该线缆包括: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航空插头和控制模块;其中,航空插头的母头用于通过采集终端与控制主站相连接,并且,航空插头的母头还与控制模块相连接;航空插头的公头用于通过断路器与各控制回路相连接;控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主站发送的第一查询指令,并根据第一查询指令监测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以及将监测到的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主站。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主站发送的第二查询指令,并根据第二查询指令监测各控制回路中线缆的通断状态,以及将监测到的各控制回路中线缆的通断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主站。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控制模块还用于接收控制主站发送的拉闸指令和拉闸指令验证信息,并在拉闸指令验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准验证信息不一致时,向控制主站发送异常信号。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拉闸指令验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标准验证信息相一致时,根据拉闸指令控制断路器通断。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控制模块内设置有加密芯片,加密芯片用于存储标准验证信息,并在拉闸指令验证信息与标准验证信息不一致时,向控制主站发送异常信号;以及在拉闸指令验证信息与标准验证信息相一致时,根据拉闸指令控制断路器通断。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航空插头的母头与控制模块之间通过通信线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航空插头的母头与采集终端之间通过通信线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航空插头的母头还通过两根电源线与控制模块的正极和负极一一对应地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高压费控用线缆中,外壳为铠装层,铠装层用于对航空插头和控制模块进行封装。
本发明中,通过航空插头将控制主站发送的第一查询指令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将监测到的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信息发送给控制主站,能够使得控制主站及时地且清楚准确地获取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控制回路发生故障时无法及时上传的问题,便于控制主站根据各控制回路的状态信息进行相应的操作,使得控制主站发出的各控制指令安全执行,尤其是当控制回路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修复控制电缆,缩短了故障的持续时间,进而缩短了费控停复时长,减少了损失,并且,采用航空插头够减少连接线缆,防止错接线,结构简单,成本低,易于实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295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