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抑制距离模糊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0093.2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84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鹏飞;邓云凯;王宇;刘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G01S7/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王军红;张颖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射信号 调制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非线性调频信号 回波数据 脉冲时序 正交 极化散射矩阵 模糊 模糊装置 生成图像 申请 发射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抑制距离模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确定所述发射信号的脉冲时序关系;确定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利用所述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对所述发射信号进行调制;根据所述脉冲时序关系,对调制后的发射信号进行发射,确定所述调制后的发射信号的回波数据;根据所述调制后的发射信号的回波数据的极化散射矩阵生成图像;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抑制距离模糊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涉及但不限于一种抑制距离模糊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雷达俯仰向(距离向)天线方向图不是理想波束,天线俯仰向波束覆盖的实际宽度宽于测绘带,所以距离向在被主瓣照射的测绘带区域外部同样也有回波能量返回,这些外部回波与测绘带内的有用回波混合在一起,经信号处理后会使得雷达图像质量下降,这部分能量称之为距离模糊(Range Ambiguity)。
全极化(quadrature polarimetric,quad-pol)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Aperture Radar,SAR)是SAR研究和发展的趋势,相对于单极化SAR而言,全极化SAR可以探测到更为丰富的地物散射信息;但是,全极化SAR系统所面临的关键问题是:交叉极化通道(cross polarimetric,cross-pol)受强同极化(co-polarimetric,co-pol)距离模糊信号的干扰,使得全极化SAR系统的距离模糊问题相当严重。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抑制距离模糊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抑制距离模糊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发射信号的脉冲时序关系;
确定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
利用所述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对所述发射信号进行调制;
根据所述脉冲时序关系,对调制后的发射信号进行发射,确定所述调制后的发射信号的回波数据;
根据所述调制后的发射信号的回波数据的极化散射矩阵生成图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所述发射信号的脉冲时序关系,包括:
根据所述发射信号的脉冲重复频率,确定所述发射信号的脉冲时序关系,其中,脉冲时序关系PRI=1/PRF,PRF为所述发射信号的脉冲重复频率。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确定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包括:
根据分段线性函数确定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时频关系函数;根据所述时频关系函数确定所述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时域函数;根据所述时域函数确定所述非线性调频信号的相关性能参数;根据所述相关性能参数确定所述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数学模型;根据所述非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宽度和带宽设定初始化非线性调频信号;根据所述数学模型,利用增广拉格朗日遗传模拟退火混合算法对所述初始化非线性调频信号进行迭代,得到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发射信号包括左旋圆极化信号和右旋圆极化信号,所述利用所述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对所述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包括:
利用s1对左旋圆极化信号进行调制,利用s2对右旋圆极化信号进行调制,其中,s1和s2为正交非线性调频信号。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发射信号的回波数据的极化散射矩阵;
相应地,所述根据所述脉冲时序关系,对调制后的发射信号进行发射,确定所述调制后的发射信号的回波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脉冲时序关系,交替发射调制后的发射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00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