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下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0426.1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安庆;柳立生;欧阳玉华;崔海容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昌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G08C19/00 | 分类号: | G08C19/00;G01D21/02;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二处理器 水下信息 探测单元 物联网 第一处理器 电流波动 控制移动单元 测绘技术 电流信息 继续执行 目标信息 实时电流 实时探测 数据传输 数据解析 水下作业 系统作业 信息发送 信息获取 信息转化 移动单元 工作性 体积小 耗能 解析 探测 发送 绘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下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涉及探测测绘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探测单元连接至移动单元,放至水下;S2:控制移动单元带动探测单元进行位移;S3:探测单元将实时探测信息转化为实时电流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器;S4:第一处理器将预定时间内的电流信息绘制成电流波动曲线,将电流波动曲线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进行数据解析;S5:判断第二处理器是否解析出目标信息,若是,则生成结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本发明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下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作业方便、水下部分体积小,数据传输简单,耗能小,持续工作性强,安全性高,且信息获取数据针对性强,便于区分,可多组同时水下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探测测绘技术领域,
尤其是,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下信息获取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能源的需求量急速增长,而陆地资源逐渐枯竭,已经无法满足需求。海洋约占全球面积的70.8%,也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因此世界各国加快了对海洋的探索和开发,水下信息获取技术也越来越受重视。
尤其是在大深度水下作业时,大部分水下探测装置存在探测范围小、装置体积大、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以及使用领域单一等问题,水下作业一般分为水质探测和物体探测,普通水下探测装置无法完成,水下负责的信息获取十分麻烦,甚至可能遭到信息传递不便,信息传递混淆,无法多组同时作业的难题。
所以,如何设计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下信息获取方法或系统,成为我们当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方便、水下部分体积小,数据传输简单,耗能小,持续工作性强,安全性高,且信息获取数据针对性强,便于区分,可多组同时水下作业的基于物联网的水下信息获取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水下信息获取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探测单元连接至移动单元,放至水下;
S2:控制移动单元带动探测单元进行位移;
S3:探测单元将实时探测信息转化为实时电流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器;
S4:第一处理器将预定时间内的电流信息绘制成电流波动曲线,将电流波动曲线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进行数据解析;
S5:判断第二处理器是否解析出目标信息,若是,则生成结果;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1之前,对探测单元进行防水测试。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1中,探测单元上设置有光电转化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2时,移动单元包括至少两组驱动机,且同一时间仅有一组驱动机工作。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3时,第一处理器设置于水上或岸边。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3时,探测单元将自身MAC地址信息发送至第一处理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3之前,第一处理器对探测单元的MAC地址信息进行存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执行步骤S4之前,生成预定时间值。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步骤S4具体包括:
S41:第一处理器将预定时间内的电流信息绘制成电流波动曲线并进行标号;
S42:第一处理器发送电流波动曲线及标号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昌理工学院,未经武昌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042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