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理坐倒梯行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0571.X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1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陈齐云;施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理 坐倒梯 行为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管理坐倒梯行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本申请提供的管理坐倒梯行为的方法,可以包括:检测待管理的电梯的运行方向;检测进入所述电梯的第一行人;依据检测到的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当确定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时,检测所述电梯内当前存在的第二行人;判断所述第一行人和所述第二行人中是否存在同一目标行人;若是,将所述目标行人标记为坐倒梯人员,并管控所述坐倒梯人员。本申请提供的管理坐倒梯行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可准确地识别坐倒梯行为,并对该行为作出管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理坐倒梯行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企业,上下班高峰时,中间楼宇的人员为提高下楼速度会先坐上行的电梯,到达上行的目的地楼层后不下电梯,而直接在该电梯到达下行的目的地楼层,上行时亦是如此,此类行为统称为“坐倒梯行为”。坐倒梯行为能够提高该坐倒梯人员乘坐电梯的效率,但是却严重影响其他人员乘坐电梯的效率,因此,需要对坐倒梯行为进行管理。
目前,管理人员只能通过查看视频录像的方向获知是否存在坐倒梯行为。这样,检出效率较低,不利用对坐倒梯行为进行管理。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管理坐倒梯行为的方法、装置和系统,以识别坐倒梯行为,并对该行为作出管理。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管理坐倒梯行为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待管理的电梯的运行方向;
检测进入所述电梯的第一行人;
依据检测到的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当确定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时,检测所述电梯内当前存在的第二行人;
判断所述第一行人和所述第二行人中是否存在同一目标行人;
若是,将所述目标行人标记为坐倒梯人员,并管控所述坐倒梯人员。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管理坐倒梯行为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判断模块和处理模块,其中,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检测待管理的电梯的运行方向;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检测进入所述电梯的第一行人;
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依据检测到的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当确定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时,检测所述电梯内当前存在的第二行人;
所述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行人和所述第二行人中是否存在同一目标行人;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所述第一行人和所述第二行人中是否存在同一目标行人时,将所述目标行人标记为坐倒梯人员,并管控所述坐倒梯人员。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管理坐倒梯行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图像采集模组和管理模组,其中,
所述图像采集模组,用于:
检测待管理的电梯的运行方向;
检测进入所述电梯的第一行人;
依据检测到的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当确定所述电梯的运行方向发生改变时,检测所述电梯内当前存在的第二行人;
判断所述第一行人和所述第二行人中是否存在同一目标行人;
若是,将所述目标行人标记为坐倒梯人员;
所述管理模组,用于管控所述坐倒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05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