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养生煮茶陶瓷壶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2060.1 | 申请日: | 2016-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15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保华 |
主分类号: | C04B33/04 | 分类号: | C04B33/04;C04B33/24;C04B33/32;C04B41/88;A47J31/00;A47J31/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权智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8 | 代理人: | 刘玉欣 |
地址: | 福建省泉州市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陶瓷壶 养生 导电银层 无铅 电磁炉加热 电陶瓷 明火 加热 纳米银材料 传统陶瓷 导电加热 导热性能 抗菌功能 软化水质 弱碱性 陶制品 炉体 制备 制作 健康 | ||
本发明涉及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养生煮茶陶瓷壶及其制作方法。该种养生煮茶陶瓷壶,包括陶瓷壶本体,陶瓷壶本体底部内侧和/或外侧设有至少一层无铅导电银层。使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制备的养生煮茶陶瓷壶可适用于明火、电陶瓷壶、电磁炉加热,炉体底部的无铅导电银层在明火、电陶瓷壶加热时都能起到比传统陶瓷壶更好的导热性能以提升陶瓷壶的加热速度,使用电磁炉加热时可起对陶瓷壶导电加热,此外该无铅导电银层中添加了大量的纳米银材料,使陶瓷壶本体具有抗菌功能,能有效消杀灭水中的有害物质,软化水质、使烧出的水呈弱碱性,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制品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养生煮茶陶瓷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煮茶,顾名思义是是指茶入水烹煮而饮。直接将茶放在壶中熟煮,是中国唐代以前最普遍的饮茶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煮茶”这种更具情调、仪式感强的品茶方式开始流行,尤其受到老茶友的青睐。而且早在2007年,英国科学家就提出了“和用沸水泡茶相比,用茶壶煮茶可以让茶叶释放出更多的抗癌物质,抗癌效果更好”的研究结果。实验证实,饮用在壶中煮制5分钟的茶水一小时后,血液中的抗氧化剂水平可上升45%。
现有的陶制或瓷制的壶只能使用明火或电陶瓷壶进行加热,而无法使用电磁炉进行加热,为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0310103236.X公开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磁炉的陶瓷煲,包括煲体和煲底,其特征在于所说陶瓷煲的煲底的外底面上敷设一层膜。该种底膜为金属材料制成,具有导电性,可实现电磁炉的传热,但该种底膜是通过釉上烤制附着于陶瓷器皿底部,在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底膜设置于器皿表面,经过长期的使用、清洗,容易导致金属膜磨损、脱落,而丧失导电性;二是该种底膜的主要材质为金属,设置于器皿上容易导致重金属超标,影响人体健康。三是该种膜必须烤在在陶瓷器皿的釉面上,膜才能与陶瓷器皿紧密贴合,而不能直接用于陶质材料的器皿。因此如果能制作一种能满足电磁炉、电陶炉、明火所使用的陶质、瓷质壶,具有积极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满足电磁炉、电陶炉、明火所使用的陶质、瓷质壶及其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养生煮茶陶瓷壶,包括陶瓷壶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壶本体底部内侧和/或外侧设有至少一层无铅导电银层。
进一步的,无铅导电银层的厚度为0.1-1cm。
进一步的,无铅导电银层设置于陶瓷壶本体内侧。
进一步的,陶瓷壶本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陶土50-60%、紫砂土10-20%、氧化铁10-15%、火山石10-15%、高岭土1-5%、电解石1-5%、石英1-3%。
进一步的,陶瓷壶本体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陶土52%、紫砂土16%、氧化铁12%、火山石11%、高岭土4%、电解石3%、石英2%。
进一步的,无铅导热银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纳米银粉 65-80%、无铅玻璃粉5-10%、松油醇5-10%、环氧树脂1-5%、丙烯酸酯1-5%、 Al2O30.1-0.5%、MnO2 0.1-0.5%、MgO 0.1-0.5%、CaO 0.1-0.5%。
进一步的,无铅导热银层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纳米银粉78%、无铅玻璃粉9%、松油醇6%、环氧树脂3%、丙烯酸酯3%、Al2O3 0.2%、MnO2 0.3%、 MgO 0.1%、CaO 0.4%。
养生煮茶陶瓷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养生煮茶陶瓷壶,其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制备陶瓷壶坯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保华,未经江保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20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