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空气净化补氧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4259.8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52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汪的华;杜开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1/89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周舒蒙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净化 补氧 密闭舱室 自动控制系统 电解质 直流电源 二氧化碳 捕集 智能 电解 氧气 航天器密闭舱室 水下探测器 补氧装置 机电连接 空气循环 水下舰艇 电解池 无害化 液态盐 计算机 风机 可用 吸收 转化 居民 基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空气净化补氧方法,该方法利用液态盐电解质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捕集吸收,并经电解转化为无害产物和氧气。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智能空气净化补氧装置,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和空气净化补氧电解池组成,其中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直流电源和风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直流电源和风机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装置可将进入电解质内的二氧化碳电解转化为氧气,实现空气循环,且能将有害气体捕集吸收并且无害化;本发明可用于水下舰艇密闭舱室、水下探测器密闭舱室、两栖装甲密闭舱室、航天器密闭舱室、外星基地、公共场所、居民房间的空气净化与补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空气净化补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人类平均80%以上的时间生活在室内,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人身体健康及寿命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空间小、与外界气体交换慢,公共场所、办公场所、居住场所空气质量不佳,密闭舱室(如水下舰艇、潜航器、航天器)内部空气质量更是恶劣:一方面室内空气中氧气含量偏低,二氧化碳含量偏高;另一方面,人体与室内机器、家具、装修材料排放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包括挥发性有机物VOCs、NOx、NH3、CO、H2S等。氧气含量较低的空气环境可以引起人脑的认知功能下降,二氧化碳含量较高的空气环境可引发头痛,嗜睡,降低大脑和神经功能,对于密闭舱室而言,氧气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更是关系到乘员的生命安全。室内空气有害气体污染则能够引起呼吸道疾病,慢性肺病和支气管炎等疾病,长时间暴露在甲醛污染的环境中,更是可以增加白血病的患病风险。因此,提高室内空气质量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经之路。
提高室内空气质量包含两个层次,首先是降低空气中污染物质的含量,同时还应该维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通风是最有效的室内空气净化及补氧手段,但是由于近些年室外长期笼罩在雾霾之下,通风则会给室内引入新的污染物。目前市售的空气净化器主要针对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和空气中细菌、真菌,部分能够降低甲醛含量;能够去除空气中有害气体的设备较少,具有降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和补充氧气功能的设备几乎没有。密闭舱室中目前采用的补氧方法主要为电解水,其产氧的同时生成大量的氢气,氢气泄漏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二氧化碳捕集则主要使用吸收剂,需要携带大量的吸收剂,占用舱室内宝贵空间同时降低了设备的续航能力。现有空气净化及补氧设备很难全面的提高室内环境空气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循环净化的智能空气净化补氧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智能空气净化补氧方法,该方法利用液态盐电解质将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捕集吸收,并经电解转化为无害产物和氧气;所述液态盐电解质由阴阳离子组成。
按上述方案,所述液态盐电解质内添加有用于吸收CO2、SO2、NOx的气体吸收剂。
按上述方案,所述无害产物由碳、氮、硫、氢、氧中一种或多种元素组成,其物理状态为液态或固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空气净化补氧装置,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和空气净化补氧电解池组成,其中自动控制系统包括计算机、直流电源和风机,所述计算机分别与直流电源和风机、电连接;所述空气净化补氧电解池包括壳体、电解质、阴极、阳极和曝气结构,所述壳体内填充电解质熔融盐电解质,阴极和阳极分别设于电解质内,且两者分别与直流电源相连;所述曝气结构浸入电解质内,且曝气结构的入口与风机的出口连通,风机的入口直接与室内连通。
按上述方案,所述自动控制系统包括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与计算机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42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