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4510.0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77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强;李江;林文;聂威;方洪平;贺择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02;A23K10/18;A23L33/135;A23L33/16;A23K20/20;C12R1/69 |
代理公司: | 武汉红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7 | 代理人: | 陈凯 |
地址: | 445000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富硒米曲霉 分离筛选 有机硒 人体吸收 米曲霉 微生物转化法 微生物转化 发酵周期 富硒食品 富硒载体 米曲霉菌 饲料行业 传统的 体细胞 无机硒 营养品 富含 应用 合成 吸收 转化 安全 开发 生产 | ||
1.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米曲霉菌株的活化:将米曲霉菌株接种到察氏斜面培养基上,30-40℃培养3-5d,得到培养物,传代1-5次,储存于0-4℃备用;
S2,单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取经活化过的米曲霉菌株斜面一支,清洗,过滤,得到单孢子悬浮液,于150-200r/min摇床震荡1-2h;
S3,富硒米曲霉菌株的初筛:取米曲霉单孢子悬浮液涂布在察氏平板培养基上,选择保存;
S4,富硒米曲霉菌株的复筛:取初筛保存的米曲霉斜面一支,挑取一环孢子,接种到种子培养基中,置于150-200r/min的37-40℃的摇床上培养48-72h;配制硒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100μg/ml的YEPD培养基,按体积比为5-10%的接种量接种初筛的菌株,37-40℃培养48-72h。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米曲霉菌株为米曲霉ZLA16、米曲霉ZLB35、米曲霉ZLC06、米曲霉ZLD14、米曲霉ZLE09和米曲霉ZLF13中的任意一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察氏斜面培养基的配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硝酸钠1-3份,磷酸二氢钾0.5-1份,硫酸镁0.1-0.5份,氯化钾0.1-0.5份,硫酸亚铁0.01-0.05份,蔗糖10-50份,琼脂10-30份,pH为6-8,121℃灭菌30-45min。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察氏斜面培养基的配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硝酸钠2份,磷酸二氢钾0.8份,硫酸镁0.3份,氯化钾0.3份,硫酸亚铁0.25份,蔗糖30份,琼脂20份,pH为7,121℃灭菌4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3-5次;用3-5层纱布过滤;将单孢子悬浮液置于装有无菌玻璃珠的三角瓶中;于180r/min摇床震荡1.5h。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取米曲霉单孢子悬浮液0.1-0.5ml涂布在硒的质量百分浓度为100-200μg/ml的察氏平板培养基上,37-40℃避光培养48-72h,选择周围有红色硒单质出现的菌落,将其分别接种到察氏斜面培养基保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察氏平板培养基是在察氏斜面培养基中添加亚硒酸钠至硒浓度为100-200μg/ml,加水定容至1L,121℃灭菌30-45min。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种子培养基的配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豆芽10-50份煮成汁,可溶性淀粉10-30份,磷酸二氢钾0.5-2份,硫酸铵0.1-1份,硫酸镁0.1-1份,pH为6-8,121℃灭菌30-45min。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YEPD培养基的配方包括以下质量份数:葡萄糖10-30份,酵母膏10-30份,硫酸铵1-10份,磷酸二氢钾0.5-2份,氯化钙0.5-2份,硫酸镁0.1-1份,维生素B10.01-0.02份,添加亚硒酸钠至硒的质量百分浓度为40-100μg/ml,121℃灭菌30-45min。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富硒米曲霉的分离筛选方法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富硒米曲霉添加在饲料、食品和营养品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和诺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451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