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骨科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4674.3 | 申请日: | 2019-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46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平;武天佑;刘小荣;李博华;王雄;张超;赵桐;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70;A61P19/08;A61P19/02;A61P29/00;A61K35/618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杨凤娟 |
地址: | 730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骨科 膏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骨科用膏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秦艽15‑25份、乌蔹莓10‑20份、桂枝10‑15份、木天蓼根8‑12份、山苦荬6‑10份、炒酸枣核5‑10份、黄芪10‑15份、山莴苣5‑10份、蕤仁8‑12份、珍珠母3‑5份、姜黄10‑12份、蔓荆子5‑9份、冬瓜子5‑7份、万寿果4‑6份、苍术5‑7份、乌桕根皮3‑5份。本发明还公开了该骨科用膏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骨科用膏药诸药配伍,使用方便,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不易复发,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且无痛苦和副作用,具有共奏活血化瘀、通痹止痛、祛风通络的作用,用于骨病治疗又快又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科用膏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骨科疾病作为医学界难题,一直倍受关注,属于中医学痹症、筋伤的范畴。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的颈、肩、臂痛等症多包括在祖国医学痹证中,中医认为,本病系外感风寒湿邪,阻滞经络,以致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气血阻滞则经脉失养,发生头昏头痛、上肢麻木等。
现在的骨科疾病作为常见疾病,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的伤病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目前西医主要是采用外用西药缓解患者症状,但是不能根治,用药时间长,疗效不明显,外用药还存在着皮肤过敏的问题。西医还采用手术加服药治疗,手术治疗费用昂贵,手术留下的后遗症和并发症较多,术后易复发,给患者带来更大痛苦,而且服药治疗极易伤及脾胃和肝肾。中医对上述疾病多釆用正骨复位或牵引方法,但需要医师手法正确,操作不当,给患者造成二次痛苦。
膏药是古代五大制剂药物——丸、散、膏、丹、汤之一,是中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代医学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我国有关膏药疗法记载最早的医学文献先后出现在战国、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历史医学著作中,均记录有详细的膏药制备方法和临床应用情况。以膏药为代表的经皮给药外治疗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药物,施于患者机体表面,借助经络传导、皮肤透入和黏膜吸收三方面发挥药物的通经走络,去瘀行滞,开窍透骨,驱风散邪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现有治疗骨病的膏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能彻底去除病根,大多治疗后还会复发,因此寻求一种疗效显著、不易复发的骨病用膏药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疗效好、见效快、疗程短、不易复发的骨科用膏药。
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骨科用膏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骨科用膏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秦艽15-25份、乌蔹莓10-20份、桂枝10-15份、木天蓼根8-12份、山苦荬6-10份、炒酸枣核5-10份、黄芪10-15份、山莴苣5-10份、蕤仁8-12份、珍珠母3-5份、姜黄10-12份、蔓荆子5-9份、冬瓜子5-7份、万寿果4-6份、苍术5-7份、乌桕根皮3-5份。
优选的,一种骨科用膏药,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秦艽20份、乌蔹莓15份、桂枝13份、木天蓼根10份、山苦荬8份、炒酸枣核8份、黄芪12份、山莴苣7份、蕤仁10份、珍珠母4份、姜黄11份、蔓荆子7份、冬瓜子6份、万寿果5份、苍术6份、乌桕根皮4份。
一种骨科用膏药的制备方法,是由以下步骤制得:
1)按重量份称取各原料药;
2)除珍珠母外,将各原料药混合后粉碎,过30-50目筛,得粉料;
3)将粉料加至芝麻油中常温浸泡24-48h;
4)浸泡完成后加至药罐中武火煎熬,煎熬成焦色后过滤去渣;将滤液继续煎熬至滴水成珠,得液料;
5)将珍珠目研细后过100目筛,加至液料中,混合均匀,得药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46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