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树脂与墨水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5085.7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78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史习冈;张信贞;徐崇桓;沈俞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7C69/54 | 分类号: | C07C69/54;C09D11/101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喻颖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脂 墨水 | ||
一种墨水,包含树脂、紫外线固化单体、以及光引发剂。树脂由多个封端剂与树枝状化合物在包含酯化催化剂、抑制剂与第一溶剂的环境下反应而成,且树枝状化合物由多羟基化合物与多个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在包含碱催化剂与第二溶剂的环境下反应而成。多羟基化合物与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介于1∶6至1∶20之间,多羟基化合物与封端剂的摩尔比例介于1∶6至1∶20之间,且封端剂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或2‑氨基丙烯酸。树脂与紫外线固化单体的重量比例介于100∶30至100∶5000之间,而树脂与光引发剂的重量比例介于100∶30至100∶500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墨水,更特别涉及墨水所含的树脂。
背景技术
UV固化油墨逐渐取代传统溶剂型油墨,其具有环保安全、节能省材、 可快速定制化及数字自动化生产的优势。以往UV固化油墨主要应用于硬 板基材(如PCB)或面板保护涂层等高硬度及强化保护层。目前的UV固 化油墨形成涂层后,缺乏柔轫性而无法应用于柔性基材如PET或PU等膜 材。至于3D打印及喷墨印刷的需求为快速固化及低收缩率,也非目前的 UV固化油墨所能达到。综上所述,目前亟需新的UV固化油墨及涂料以 符合上述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树脂,由多个封端剂与树枝状化合物在包含 酯化催化剂、抑制剂与第一溶剂的环境下反应而成,且树枝状化合物由多 羟基化合物与多个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在包含碱催化剂与第二溶剂的环 境下反应而成,其中多羟基化合物与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介于 1∶6至1∶20之间,多羟基化合物与封端剂的摩尔比例介于1∶6至1∶20之间, 且封端剂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或2-氨基丙烯酸。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墨水,包括:树脂;紫外线固化单体;以及 光引发剂,其中树脂由多个封端剂与树枝状化合物在包含酯化催化剂、抑 制剂与第一溶剂的环境下反应而成,且树枝状化合物由多羟基化合物与多 个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在包含碱催化剂与第二溶剂的环境下反应而成,其 中多羟基化合物与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的摩尔比例介于1∶6至1∶20之间, 多羟基化合物与封端剂的摩尔比例介于1∶6至1∶20之间,且封端剂包括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或2-氨基丙烯酸,其中树脂与紫 外线固化单体的重量比例介于100∶30至100∶5000之间,而树脂与光引发 剂的重量比例介于100∶30至100∶500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树脂,由多个封端剂与树枝状化合物在包含酯 化催化剂、抑制剂与第一溶剂的环境下反应而成,且树枝状化合物由多羟 基化合物与多个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在包含碱催化剂与第二溶剂的环境 下反应而成。举例来说,多羟基化合物与含羟基的环氧化合物反应成树枝 状化合物的反应可如下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50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叠式拉杆车
- 下一篇:墨盒回收方法及回收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