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5263.6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05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6 |
发明(设计)人: | 叶月明;范国章;李立胜;石文武;王兆旗;吴吉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王天尧;任默闻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目的 层叠 深度 偏移 成像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根据获取的地层数据确定目标深度处目的层的倾角;根据目的层的倾角,合成目标深度处控制波场到达目的层时入射方向的第一算子;将所述第一算子正向延拓至地表,得到第二算子,所述地表的深度为0;根据第二算子,确定目标深度处目的层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本申请可以提高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震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为权利要求书中陈述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背景或上下文。此处的描述不因为包括在本部分中就承认是现有技术。
叠前深度偏移是目前普遍使用的地震成像方法,其主要分为基于射线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和基于波动类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两类。射线类叠前深度偏移方法主要基于Kirchhoff积分法以及高频近似理论,首先计算地震波在地下传播的旅行时,再根据旅行时,将地表接收到的振幅信息放在地下反射点位置进行叠加,最终的叠加结果就是该位置的地震成像。射线类方法计算效率较高,但其无法适应速度场的强横向变化。与射线类方法相比,基于波动类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克服了不能适应速度场强横向变化的缺点,即使在盐丘地区仍然能够得到较高质量的成像。基于波动类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分为基于全波方程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和基于单程波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根据算子近似的不同,单程波叠前深度偏移方法可分为分步傅里叶、傅里叶有限差分、频率空间域有限差分和广义屏算子等叠前深度偏移方法。
但是,射线类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或基于波动类的叠前深度偏移方法,按照从地表向地下的传播方向递推波场,当波场到达目地层入射时具有多个入射方向,而只有波场在目的层垂直入射时才能够使目标区域达到最佳成像,多个入射方向会导致目的层难以达到较佳的成像。因此,如何提高目的层的成像效果,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用以提高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成像质量。该方法包括:
根据获取的地层数据确定目标深度处目的层的倾角;根据目的层的倾角,合成目标深度处控制波场到达目的层时入射方向的第一算子;将所述第一算子正向延拓至地表,得到第二算子,所述地表的深度为0;根据第二算子,确定目标深度处目的层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装置,用以提高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成像质量,该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获取的地层数据确定目标深度处目的层的倾角;合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确定模块确定的目的层的倾角,合成目标深度处控制波场到达目的层时入射方向的第一算子;所述合成模块,还用于将所述第一算子正向延拓至地表,得到第二算子,所述地表的深度为0;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合成模块得到的第二算子,确定目标深度处目的层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目标深度处目的层的倾角确定目标深度处控制波场到达目的层入时入射方向的第一算子,再将第一算子正向延拓至地表确定第二算子,之后根据第二算子确定目的深度处目的层的叠前深度偏移成像。也就是说,本申请先确定地下控制波场入射方向的第一算子,再根据第一算子确定从地表向地下的传播方向递推波场,与现有技术中直接从地表向地下的传播方向递推波场相比,本申请确定的第二算子能够控制波场到达目标深度处目的层时的入射方向,提高了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的成像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目的层叠前深度偏移成像方法的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52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隧道结、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