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蝶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5343.1 | 申请日: | 2016-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53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醒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14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蝶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蝶缆,包括:一对加强件、光纤以及包裹在加强件和光纤外周的绝缘层;加强件包括延伸部,一对加强件的延伸部相向伸展,延伸部包括直伸块和弧状护块,直伸块连接加强件与弧状护块,弧状护块具有向外凸出的弧面,两个弧状护块相互扣合形成光纤容纳腔,光纤容纳腔内填充有软质材料,光纤设置在光纤容纳腔的中部,绝缘层具有两个空腔,各空腔位于对应弧状护块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设置光纤容纳腔,使用软质材料包裹光纤,有效改善了蝶缆的弯曲性能;光纤设置空腔,便于撕开外隔绝层,以及尖锐物件嵌入延伸部末端撕开外包皮;避免使用凹槽及设置弧状护块有效地减少了产生霉菌及发生渗水的可能性,改善了保护光纤的能力。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7月15日,申请号为201610567368.5,发明名称为“蝶形光缆”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光缆生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蝶形光缆。
背景技术
蝶形光缆是一种新型用户接入光缆,依据应用环境和敷设条件不同,合理设计光缆结构和各项技术参数,集合了室内软光缆和自承式光缆的特点。蝶形光缆是FTTX网络解决最佳备选产品,在组建智能大楼、数字小区、校园网、局域网等网络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现有的蝶形光缆:1)采用圆角方型、跑道型、8字型设计,在布线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扭曲现象,又因蝶形光缆是紧结构,对光纤产生应力,造成光纤衰减系数增加,降低光纤使用寿命。2)蝶形光缆凹槽底部与光纤之间只有一层很薄的塑料,容易发生渗水,造成光纤发生氢损,造成光纤衰减系数增加,降低光纤使用寿命。3)在建筑物布线中,施工人员在对蝶形光缆进行剥离时,因光缆是紧结构,光纤经常发生机械损伤。光缆易发生扭曲,导致光纤受损,甚至在拐弯处,缆结构分离。4)保护光纤的能力弱。5)光缆凹槽内容易发生菌类霉变,腐蚀护套及光缆,而且不易清除。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克服至少一个不足,提供一种蝶形光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蝶形光缆,包括:一对加强件、光纤以及包裹在加强件和光纤外周的绝缘层;所述加强件包括延伸部,一对加强件的延伸部相向伸展,所述延伸部包括直伸块和弧状护块,所述直伸块连接加强件与弧状护块,所述弧状护块具有向外凸出的弧面,两个弧状护块相互扣合形成光纤容纳腔,所述光纤容纳腔内填充有软质材料,所述光纤设置在光纤容纳腔的中部,所述绝缘层具有两个空腔,各空腔位于对应弧状护块的外侧。本发明通过设置光纤容纳腔,使用软质材料包裹光纤,有效改善了蝶形光缆的弯曲性能;设置空腔,便于撕开外隔绝层,以及尖锐物件嵌入延伸部末端撕开外包皮;设置弧状护块及避免使用凹槽有效地减少了产生霉菌及发生渗水的可能性,改善了保护光纤的能力。使得现有的蝶形光缆在寿命较差、容易渗水、弯曲性能差、保护光纤能力弱的缺陷得以解决。
可选的,所述空腔为椭圆形,其椭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直伸块的延伸方向。设置空腔为椭圆形,其椭圆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直伸块的延伸方向,空腔外侧厚度较小,便于撕开,且更利于使用尖锐物件嵌入延伸部末端撕开外包皮。
可选的,所述软质材料为油膏。
可选的,所述油膏包括硅油。采用油膏且油膏内包括硅油,其减震性能、防水效果更佳,且对光纤在光纤容纳腔弯曲的阻力更小。
可选的,所述光纤容纳腔内设有两根或两根以上的光纤。
可选的,所述空腔外侧的绝缘层向外侧凸出形成鼓包区。
可选的,所述鼓包区的厚度为0.5mm-1.5mm。设置空腔外侧的绝缘层向外侧凸出形成鼓包区,且鼓包区的厚度为0.5mm-1.5mm;凸出的鼓包区不会集聚水滴,且有利于水分的挥发,难以产生霉菌或集聚污垢,减少了水分的深入对光纤产生的影响,凸出的鼓包区便于人员使用时找出光纤容纳腔,使用锐器撕开绝缘层,取出光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53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