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榔榆优质用材林树木干形培育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5724.X | 申请日: | 2019-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88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乐羽知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6 | 代理人: | 孙承尧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干 培育 修枝 蚜虫防治 造林 出材率 造林地 造林苗 整地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榔榆优质用材林树木干形培育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造林地选择(2)整地(3)造林苗选择(4)造林时间(5)造林密度(6)生长期蚜虫防治(7)修枝。本发明的榔榆优质用材林树木干形培育方法操作简单、材用林树木干形通直、生长快、出材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材树种干形培育的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榔榆优质用材林树木干形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榔榆(Ulmus parvifolia)为榆科榆属落叶乔木,树干通直圆满,枝叶细密,深秋叶黄色或红色,树型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的珍贵彩色树种。
国外以榔榆作培育抗榆树荷兰病杂种的亲本材料资源收集保存;利用榔榆具有抗旱性、耐热性,尤其具有抗DED的特性,Lindstrome等(1991)对6个榔榆品种开展抗冻性测定,以期筛选出优良品种;Benet等(1995)利用RAPD技术在榔榆自交群体中通过BSA法筛选得到了与榔榆黑叶斑病抗性基因相连锁的3个RAPD分子标记,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了有益探索。
国内榔榆开展了繁殖技术研究。程雪梅等(2014)进行了播种育苗试验,王国枢等(2014)在榔榆大苗培育技术上探索,刘雪梅等(2005)研究了全光雾扦插技术;我国榔榆长期以来作为传统的盆景素材培育,极少开展用材树种培育,榔榆作为用材树种培育存在树木干形弯曲,通直度差,出材率不高等问题,影响珍贵用材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榔榆优质用材林树木干形培育方法。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榔榆造林干形不良,通直度差,出材率不高的问题,提高木材圆满度和出材率,提高珍贵树种榔榆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榔榆优质用材林树木干形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造林地选择,选择地势较高或地下水位较低的平原、丘陵岗地,土壤的pH值为6.0~7.8;
(2)整地,秋末冬初深翻造林地,翻耕深度60cm~80cm;
(3)造林苗选择,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整的2-3年生实生苗,苗高≥150cm,地径≥1.2cm,大于15cm一级侧根数≥6条,根长≥25cm;
(4)造林时间,当年11月15日至第二年3月25日进行,期间避开霜冻期;
(5)造林密度,初植密度株行距为2m×2m,其后视生长情况调整为4m×4m;
(6)生长期蚜虫防治,在4月-9月蚜虫发生期,喷施含有杀虫剂的混合药液控制蚜虫危害并促进主干生长;
(7)修枝,在5月-9月生长期,修枝控制树形并促进主干生长。
其中,步骤(6)中所述生长期蚜虫防治,在4月-9月蚜虫发生期,喷施含有杀虫剂的混合药液控制蚜虫危害并促进主干生长,混合药液的种类和浓度为: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赤霉素+维生素C;具体地,所述10%氟啶虫酰胺悬浮剂的有效成分33-45mg/kg,赤霉素15-30mg/kg,维生素C 10-15mg/kg。
其中,步骤(6)中所述生长期蚜虫防治,在4月-9月蚜虫发生期,喷施含有杀虫剂的混合药液控制蚜虫危害并促进主干生长,喷施混合药液具体时间为:4月5日-10日、5月15日-20日、6月25日-30日、8月5日-10日。
其中,步骤(7)中所述修枝,在5-9月生长期,修枝控制树形并促进主干生长,修枝具体时间为:5月10日-15日,8月10日-15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57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猕猴桃果园套种蚕豆的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泡砂石低产林地的改良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