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险应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5882.5 | 申请日: | 2019-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8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哲;应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1 | 分类号: | G06F21/51;G06Q20/32;G06Q20/38;G06Q20/40;G06Q40/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振新;朱文杰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开曼***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险 应用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险应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精准识别风险应用、以及有效规避用户被风险应用欺诈的效果。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样本用户在指定日期内安装的待识别应用,所述指定日期包含所述样本用户安装风险应用的日期;根据预先生成的风险应用识别算法,从所述待识别应用中识别出所述风险应用;其中,所述风险应用识别算法是根据各所述待识别应用的安装参数信息所生成;根据识别出的所述风险应用,对安装所述风险应用的第一用户进行相应的防风险操作。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风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险应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手机的大量普及,使得各种各样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大量出现,诈骗分子也利用假冒的APP进行诈骗。这种假冒的APP一般不在公开的应用市场上进行投放,而是通过一些应用测试平台进行分发。例如,诈骗分子发现潜在被骗对象后,会将下载假冒APP的页面发给用户,引导用户下载安装,并让用户填写身份证号、手机号码等信息。这种假冒APP虽然仿冒了公开应用市场上的正常APP,但是并不能提供真实的服务,而诈骗分子通常声称交钱以后就可以享受服务,从而诈骗用户的资金。这种诈骗方式相比传统的电话、钓鱼链接等方式而言,更加真伪难辨,危害更大。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险应用的处理方法及装置,用以实现精准识别风险应用、以及有效规避用户被风险应用欺诈的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方面,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风险应用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样本用户在指定日期内安装的待识别应用,所述指定日期包含所述样本用户安装风险应用的日期;
根据预先生成的风险应用识别算法,从所述待识别应用中识别出所述风险应用;其中,所述风险应用识别算法是根据各所述待识别应用的安装参数信息所生成;
根据识别出的所述风险应用,对安装所述风险应用的第一用户进行相应的防风险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识别出的所述风险应用,对安装所述风险应用的第一用户进行相应的防风险操作,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用户是否首次安装所述风险应用;
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行为执行相应的拦截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行为执行相应的拦截操作,包括: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首次安装所述风险应用,则对所述第一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监测;
当监测到所述第一用户执行所述交易行为时,判断所述交易行为是否属于风险交易行为;
若是,则对所述风险交易行为进行拦截;及,发出用于提示所述第一用户的交易行为属于风险交易行为的提示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判断所述交易行为是否属于风险交易行为,包括:
若所述交易行为满足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交易行为属于所述风险交易行为;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交易行为的交易数额达到预设数额;
利用指定的第一交易介质执行所述交易行为;
所述交易行为的交易对象为指定交易对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对所述第一用户的风险行为执行相应的拦截操作,包括:
若所述判断结果为所述第一用户非首次安装所述风险应用,则从所述第一用户的历史交易行为记录中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历史风险交易行为记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58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