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呈多分叉型煤体的采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5992.1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730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王忠武;许汇海;雷文成;张立生;王新华;蔡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7/00 | 分类号: | E21C37/00;E21C41/18;E21F1/08;E21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3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叉 型煤体 采煤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呈多分叉型煤体的采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沿煤体分布走向连续布置采场,其长度设置为50m;根据煤体的赋存标高,设置采场垂直高度,通风井和溜煤井设置在中段运输巷道的同一侧,分层联络道交错布置在通风井和溜煤井的两侧,同一侧的分层联络道垂直相距2.5m~3.5m;分层交替回采分支煤体的中上部分,再采上盘分支煤体中下部分,最后回采下盘分支煤体的中下部分;工作面每向前回采1.0m,沿正倾斜方向向下内错1.2m。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呈多分叉型煤体的采煤方法,该方法安全,煤采量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呈多分叉型煤体的采煤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呈多分叉型煤体,我国整体安全状况差,工作面采下的煤块自动下滑,容易冲倒支架,砸伤人员,因而给生产带来不安全因素,支架稳定性差。急倾斜煤层顶板压力垂直作用于支架或煤柱上的分力比缓倾斜煤层要小,沿倾斜作用的分力要大,加上煤层顶底板都有沿倾斜方向滑动的可能,造成支架稳定性差,增加了回采和支护工作的复杂性煤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回采工艺简单,机械化程度低。由于倾角大,沿倾斜布置回采工作面时,工作面行人、运料、落煤、支护、采空区处理等各项工序的操作都比较困难,难以实现采煤机械化。工作面单产能力小,效率低,难以实现生产的集中化。由于受到地质条件的限制,大多数薄及中厚急倾斜煤层开采的煤井工作面单产很低,这就使得生产相对较分散,造成生产管理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上述背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对呈多分叉型煤体的采煤方法,该方法安全,煤采量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呈多分叉型煤体的采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沿煤体分布走向连续布置采场,其长度设置为50m;
(2)根据煤体的赋存标高,设置采场垂直高度,通风井和溜煤井设置在中段运输巷道的同一侧,分层联络道交错布置在通风井和溜煤井的两侧,同一侧的分层联络道垂直相距2.5m~3.5m;
(3)分层交替回采分支煤体的中上部分,再采上盘分支煤体中下部分,最后回采下盘分支煤体的中下部分;工作面每向前回采1.0m,沿正倾斜方向向下内错1.2m。
可选地,回采的步骤包括如下:
(1)打孔,钻孔直径40mm、孔深1.2~1.5m的水平孔;
(2)爆破,水平钻孔钻凿完成后,将药卷装入钻孔内,放入导爆管、堵塞孔口、布设好起爆网络后,进行爆破;
(3)打垛,沿出口每隔5~7m打一垛;
(4)铺设假顶,采用金属网木地梁假顶,选用直径为200~250mm的木地沿回采巷道进行铺设,地长度3~3.5m,间距0.6~1.0m,搭接长度不小于300mm,最大控顶距3.6m,最小控顶距2.5m。
可选地,金属网铺设在木地的上部,沿留巷方向每隔3米在金属网上增设一组丛柱。
可选地,还包括在每个采场配置通风系统,采用压抽混合式通风。
可选地,打垛设置为不低于1.5m×1.5m×0.14m木垛棚,沿煤层真倾斜方向布置,沿顶板或距顶板法线距离不大于2m。
可选地,工作面采煤采用自下而上分段爆破的方式,一次爆破4~5m,炮眼布置采用4~5排眼,眼距0.8~1.0m,排距0.8~1.0m,眼深1.0~1.2m,炮眼方向水平俯角5°~10°。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昊华精煤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5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缓震的掘进式挖煤机
- 下一篇:一种改进的煤矿二氧化碳震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