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装置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6238.X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60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瑞平;徐万里;万修根;邹卫;胡江平;熊秋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15/24 | 分类号: | B22C15/24;B22C17/02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涂志刚 |
地址: | 33000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砂 上顶芯板 顶芯 真空管 上顶芯杆 制芯装置 上芯盒 射砂板 射砂嘴 水套芯 起模 砂芯 铸造工艺及设备 断裂问题 工艺条件 通道形状 棒制 匹配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铸造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装置及工艺,包括射砂板、上芯盒、射砂嘴、水套芯、上顶芯板、固定在上顶芯板上的上顶芯杆以及真空管,所述水套芯上设有真空管范围外的深凹比大部,所述上芯盒深凹比大部处设有顶芯通道,所述上顶芯板上设有一端固定于其上的与所述顶芯通道形状相匹配的第二上顶芯杆;所述射砂板上设有一端固定于其上用于插入顶芯通道的假射砂嘴。本发明保证砂芯完整起模,解决了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制芯工艺条件下深凹比大的砂芯起模断裂问题,提高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工艺的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工艺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装置及工艺。
背景技术
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工艺是一种热芯制芯射砂新工艺,由于真空吸力的作用,射砂后覆膜砂不会留在射嘴内,砂芯固化后射砂嘴内就没有射砂棒,减少了覆膜砂的用量,省去了敲除射砂棒的工序,也不存在因射砂棒掉入芯盒中而需人工去清理芯盒;因此对于自动化程度高(如机器人在芯盒中放芯撑、机器人取芯等)的制芯单元,采用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工艺的越来越多。
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工艺和普通的射砂工艺一样,也需要采用芯盒上顶芯的方法确保在芯盒开模过程中砂芯能完整的留在下芯盒,再通过下顶芯的方法将砂芯从下芯盒中顶出。
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工艺的上顶芯方法就是在每个射嘴中心设置顶芯杆:射砂后由顶芯板+顶芯杆压平芯盒本体射砂处的覆膜砂,待砂芯固化后,在上芯盒开模过程中由上顶芯板+顶芯杆顶出。
普通的射砂工艺其上顶芯方法:射砂后射嘴内的覆膜砂和芯盒本体内的覆膜砂一起固化,砂芯固化后,在上芯盒开模过程中由上顶芯板+顶芯杆直接顶在射砂棒的头部顶出。
对于普通的射砂工艺,只要在制芯机的射砂范围内,就能布置射砂嘴和顶芯杆;对于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工艺,射砂嘴和顶芯杆的布置受真空管的布置影响,即在真空管覆盖的区域才能设置射砂嘴和顶芯杆,但是在真空管不能覆盖的区域,由于存在部分深凹比大的砂芯区域,也需要设置上顶芯杆,否则芯盒开模过程中深凹比大的砂芯因受力不平衡就会拉裂,这就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本发明设计了一种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装置及工艺,保证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工艺在真空管不能覆盖的区域有深凹比大的砂芯也能完整起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装置及工艺,保证真空射砂无射砂棒工艺在真空管不能覆盖的区域有深凹比大的砂芯也能完整起模。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装置,包括射砂板、上芯盒、射砂嘴、水套芯、上顶芯板以及固定在上顶芯板上的上顶芯杆,所述上芯盒上方设有与所述射砂嘴连通的真空管,若干所述射砂嘴的上端固定于射砂板上,所述上芯盒上设有用于射砂嘴插入的射砂嘴通道,所述水套芯上设有真空管范围外的深凹比大部,所述上芯盒深凹比大部处设有顶芯通道,所述上顶芯板上设有一端固定于其上的与所述顶芯通道形状相匹配的第二上顶芯杆;所述射砂板上设有一端固定于其上用于插入顶芯通道的假射砂嘴。
所述假射砂嘴的形状与所述顶芯通道的形状相匹配。
还包括下芯盒、下顶芯板,所述下顶芯板上设有下端固定于其上的下顶芯杆。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射砂无射砂棒的制芯工艺,步骤如下:
1)确定射砂嘴以及真空管的布置;
2)从水套芯结构上分析出未能设置射砂嘴且深凹比大部;
3) 在没有设置射砂嘴的上芯盒深凹比大部上设置顶芯通道,并在上定芯板上相应位置分别设置第二上定芯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62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