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乘员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6281.6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6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长泽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斯巴鲁 |
主分类号: | B60R22/46 | 分类号: | B60R2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瑞;杨明钊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员 保护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在碰撞时,不管乘员的就座状态如何,都能够抑制变成因乘员的下肢向前方移动而可能变成难以适当地进行气囊等的冲击吸收等的就座状态。所述乘员保护装置是具备带护肩部的座椅安全带的乘员保护装置,包括:进行护肩部的卷取及拉出的驱动单元、检测车辆的碰撞或碰撞可能性的第一检测单元、检测乘员的就座状态的变化的第二检测单元、及控制驱动单元的驱动的控制单元,其中在检测到车辆的碰撞或碰撞可能性时,控制单元以进行护肩部的卷取、卷取的停止或护肩部的拉出的方式控制驱动单元,并且基于由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就座状态的变化,以进行护肩部的再次卷取的方式控制驱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乘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存在如下乘员保护装置等,即,为了既进行乘员的姿势矫正又提高乘员保护性能,根据车辆的状态、车辆的碰撞、乘员的就座姿势等,使用座椅安全带装置,进行就座姿势的矫正,多阶段地控制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安全带的拉入量(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0752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如上所述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没有想到如自动驾驶车辆等那样乘员的就座状态的自由度比手动驾驶车辆大幅提高了的情况。由此,在自动驾驶时等中,有不能应对乘员的就座状态的变化的可能性。
鉴于此,本发明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乘员保护装置,其在碰撞时,不管乘员的就座状态如何,都能够抑制变成因乘员的下肢向前方移动而变成可能难以适当地进行气囊的冲击吸收等的就座状态。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是具备以下部件的乘员保护装置:座椅安全带,其具有可约束乘员的肩部的护肩部;锚固部,其配置于座椅的宽度方向一侧,保持所述座椅安全带的一端部;以及锁扣部,其配置于所述座椅的宽度方向另一侧,将可保持从所述锚固部延伸的所述座椅安全带的一部分的锁舌卡止,所述乘员保护装置具备:驱动单元,其进行所述护肩部的卷取及拉出;第一检测单元,其检测车辆的碰撞或碰撞可能性;第二检测单元,其检测所述乘员的就座状态的变化;以及控制单元,其控制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其中在由所述第一检测单元检测到车辆的碰撞或碰撞可能性时,所述控制单元以进行所述护肩部的卷取、所述卷取的停止或所述护肩部的拉出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单元,并且基于由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就座状态的变化,以进行所述护肩部的再次卷取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单元。
在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优选在所述第二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乘员的上体的阈值以上的立起时,所述控制单元以进行所述护肩部的再次卷取的方式控制所述驱动单元。
在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中,所述就座状态优选包含所述乘员的就座位置及就座姿势中的至少一方。
在本发明的乘员保护装置中,优选所述座椅安全带具有:在所述锚固部和所述锁扣部之间可约束所述乘员的腰部的护腿部、以及在所述锁舌中进行所述护肩部和所述护腿部的固定及释放的限制部,乘员保护装置具备进行所述护腿部的卷取的第二驱动单元,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所述控制单元在通过所述驱动单元的驱动控制进行所述护肩部的卷取的停止或所述护肩部的拉出、及所述护肩部的再次卷取时,进行将由所述限制部固定的所述座椅安全带的所述护腿部卷取的所述第二驱动单元的驱动控制。
发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斯巴鲁,未经株式会社斯巴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62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安全带松紧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同步转动进行定位的预紧限力式卷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