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弯机下模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6624.9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4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银秋;郑志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20 | 分类号: | B21D37/20;B21J5/00;B23P15/24;C22C38/02;C22C38/04;C22C38/42;C21D1/30;C23C8/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刘洪勋 |
地址: | 24313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模 折弯机 毛坯 保温 抛光 组分质量百分比 退火 氮化处理 模具图纸 首末两端 随炉冷却 铣床加工 表面氧 防锈油 铣加工 风干 出炉 粗磨 锻打 放入 回火 浸涂 精磨 空冷 炉内 炉温 加热 模具 制作 加工 切除 侧面 | ||
本发明一种折弯机下模制作方法以下步骤进行:下模原材料加热后锻打为毛坯,毛坯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C量是0.42~0.50%,Si含量为0.20~0.37%,Mn含量0.45~0.80%,Cr含量≤0.24%,Ni含量≤0.28%,Cu含量≤0.24%,其余含量均为Fe,毛坯在860~880℃温度下保温5~7小时,出炉空冷至常温,退火后硬度为HB 170~179,切除首末两端,使用铣床加工四个侧面加工成模具图纸要求形状,在炉温860~900℃时把水平放入炉内,保温4~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次在500~550℃下保温5h~6h回火消除内应力,静置36~48h,再进行表面氧氮化处理,进行铣加工与粗磨加工,进行精磨,进行抛光,抛光后浸涂防锈油后风干,获得折弯机下模。本发明折弯机下模硬度高的同时模具的韧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折弯机领域,具体是一种折弯机下模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折弯机是一种能够对薄板进行折弯的机器,其结构主要包括支架、工作台和夹紧板,工作台置于支架上,工作台由底座和压板构成,底座通过铰链与夹紧板相连,底座由座壳、线圈和盖板组成,广泛适用于:机电、钣金、轻工、航空、船舶、仪表、电器、不锈钢制品、钢结构建筑和冶金行业等,用于剪切折弯各种钢板、不锈钢、铜板、铝板及非金属材料板材,它可以把产品折成锥形、弧形、圆形或直角型等,还可以根据要求设计加工出特殊形状模具,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模具精度保持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折弯机下模制造方法主要经过:毛坯锻造、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等步骤,各种制造方法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模具原材料的选用和热处理工艺中温度的掌控。现有的普通折弯机下模使用寿命低、工作部分精度保持性差,影响产品质量,造成模具材料浪费,普通折弯机下模硬度高时,模具的韧性低,普通折弯机下模表面未经特殊处理,使用一段时间后,模具表面容易锈蚀,影响模具精度与外观。针对这种情况,现提出一种折弯机下模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折弯机下模制作方法,不仅折弯机下模硬度高,同时模具的韧性高,不易发生崩裂等情况,提高了折弯机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同时对折弯机下模进行特殊处理,使折弯机下模不易生锈,提高了模具精度与外观。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折弯机下模制作方法,其制作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一:下模原材料加热后锻打为毛坯,毛坯的组分质量百分比为:C量是0.42~0.50%,Si含量为0.20~0.37%,Mn含量0.45~0.80%,Cr含量≤0.24%,Ni含量≤0.28%,Cu含量≤0.24%,其余含量均为Fe。
步骤二:将步骤一锻造后的毛坯在860~880℃温度下保温5~7小时,出炉空冷至常温,退火后硬度为HB 170~179,此时毛坯便于切削。
步骤三:将步骤二毛坯切除首末两端,使用铣床加工四个侧面加工成模具图纸要求形状。
步骤四:将步骤三获得的毛坯在炉温860~900℃时把水平放入炉内,保温4~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再次在500~550℃下保温5h~6h回火消除内应力。
步骤五:将步骤四获得的毛坯静置36~48h,再进行表面氧氮化处理,表面氮化层深度层在0.1~0.12mm之间,模具表面硬度HV500~HV550。
步骤六:对步骤五获得的毛坯进行铣加工与粗磨加工,加工为半成品下模,单边预留0.8~1mm余量。
步骤七:对步骤六获得的半成品下模进行精磨,加工为图纸要求尺寸,预留0.05~0.08mm余量。
步骤八:对步骤七获得的半成品下模进行抛光,抛光后浸涂防锈油后风干,获得折弯机下模。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三根据图纸要求尺寸,单边预留3mm余量。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六加工时表面粗糙度Ra≥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6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渐进成形的滚动成形工具、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曲面成型与铆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