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7124.7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732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娄铮;左营喜;钱元;张晓玲;康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H01Q15/14 | 分类号: | H01Q15/14;H01Q19/10;G06F17/17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上官凤栖 |
地址: | 210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轴向 增益 测量 主动 反射 面面 调整 方法 | ||
1.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预先计算理想反射面的增益-扰动曲线;
步骤二、施加面形扰动,测量扰动后的天线轴向增益,测量后再恢复扰动前的面形状态;
步骤三、改变扰动量,重复步骤二,得到天线增益随扰动量变化曲线的采样样本;
步骤四、拟合最优扰动量;
步骤五、对反射面施加最优扰动,使得面形误差中与该扰动模式对应的分量达到最小;
步骤六、改变扰动模式,重复步骤二到步骤五,最终得到的反射面面形误差对所有扰动模式达到极小值,天线增益达到极大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选择一组定义于反射面口面的正交或准正交基函数fi(x,y),i=1,...,N为扰动模式,N表示基函数数目,对每个基函数逐一计算理想面形下的增益随扰动量变化曲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以fi(x,y)为扰动模式,为对反射面形进行扰动的扰动量,测量扰动后的天线轴向增益测量后再恢复扰动前的面形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以不同的扰动量重复步骤二Ns次,并确保均匀分布在[-γmax,γmax]的范围内,[-γmax,γmax]表示最大扰动范围;通过该步骤,得到天线增益随扰动量变化曲线的采样样本对测量样本进行归一化得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四中,通过拟合算法求出使得以下目标函数达到极小值的最优扰动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五中,对反射面施加面形调整量使得面形误差中与该扰动模式对应的分量达到最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轴向增益测量的主动反射面面形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六中,以不同的扰动模式fi(x,y),i=1,...,N重复步骤二到步骤五共N次,最终得到的反射面面形误差对所有扰动模式达到极小值,天线增益达到极大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12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圆极化变容管有源超表面电磁透镜天线
- 下一篇:一种宽带超材料吸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