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7381.0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1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马靓;汤建新;柳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3/00 | 分类号: | C12P3/00;A61K33/38;A61K45/06;A61P31/04;A61P31/1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微小 霉菌 15 合成 纳米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小链霉菌K-15,分类命名为微小链霉菌(
(1)将4℃保存的微小链霉菌K-15斜面菌种划线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后获得孢子,刮取适量孢子制得单孢子悬液;
(2)将单孢子悬液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经发酵培养获得微小链霉菌K-15的菌体,用无菌去离子水彻底洗涤菌体以除去残留的培养基组分;
(3)将湿菌体重新分散于无菌去离子水中振荡浸提,将浸提液离心、过滤以彻底去除菌体,收集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的菌体浸提上清液;
(4)以步骤(3)获得的微小链霉菌K-15菌体浸提上清液作为反应基质,在其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进行纳米银的合成反应,反应液经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纳米银。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单孢子悬液的浓度为8×10 6 spores/mL。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发酵培养条件为:在30℃、转速为160 rpm条件下振荡培养7 d。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重新分散于无菌去离子水中的微小链霉菌K-15湿菌体与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0 g:100 mL。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微小链霉菌K-15湿菌体重新分散于无菌去离子水中振荡浸提的条件为:在30℃、转速为160 rpm条件下振荡浸提72 h。
6.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微小链霉菌K-15菌体浸提上清液与硝酸银溶液的体积比为9:1,银离子在反应体系中的终浓度为1 m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一种利用微小链霉菌K-15合成纳米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纳米银的合成反应条件为:在30℃、转速为160 rpm条件下避光振荡反应72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合成的纳米银在制备抗细菌制剂和抗真菌制剂方面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合成的纳米银与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时在制备抗细菌制剂和抗真菌制剂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38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