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7466.9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石道涵;刘燕;吴礼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鹏;石道涵;刘燕;吴礼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G01N21/94;G01S19/14;G01N1/02;G01N1/10;H04N7/18;B64C25/3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欧 |
地址: | 716000 陕西省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系统 摄像机 监控视频图像 图像采集模块 图像存储模块 图像识别模块 测距传感器 处理装置 图像处理 图像信息 航拍 存储图像信息 地面控制 获取图像 原油泄漏 终端无线 环境监测 监测 | ||
1.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包括无人机主体(1)以及安装于无人机主体(1)上的摄像机(2)和落架(3),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安装有与地面控制终端无线连接的GPS定位仪和控制系统,所述无人机主体(1)上安装有测距传感器,所述摄像机(2)、测距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内设置有与摄像机连接的图像采集模块、用于存储图像信息的图像存储模块、用于识别图像信息的图像识别模块,所述图像识别模块分别与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存储模块连接,所述落架(3)包括一体成型的支撑杆(31)、连接件(32)和基杆(33),所述连接件(32)与无人机主体(1)固定连接,所述基杆(33)轴向开设有通孔(34),基杆(33)外壁开设有与通孔(34)连通的限位槽(341),所述限位槽(341)内铰接安装漂浮板(4),所述漂浮板(4)上安装有取样海绵(46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漂浮板(4)包括外框体(41)、隔离层(42)和上端密封盖板(411),所述隔离层(42)下部安装有泡沫板(43)、隔离层(42)上端安装有两个轴芯(45),所述轴芯(45)上绕设有输送带(46),所述输送带(46)表面嵌设有多个取样海绵(461),所述输送带(46)一侧设有挡板(44),所述挡板(44)与外框体(41)一体成型,所述外框体(41)与基杆(33)之间通过棘轮机构(36)传动连接,所述轴芯(45)与棘轮机构(36)之间设有传动带,所述泡沫板(43)上开设有第一进水口(431),所述隔离层(42)于第一进水口(431)位置开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隔离层(42)于第二进水口处一体成型有阻水条(421),所述阻水条(421)与输送带(46)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条(421)的高度尺寸大于隔离层(42)与输送带(46)之间的间距。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海绵(461)呈细长的条状结构、且取样海绵(461)的宽度尺寸小于轴芯(45)的外径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46)外表面开设有条形槽,所述取样海绵(461)嵌设于条形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体(41)远离基杆(33)一端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位于挡板(44)远离输送带(46)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机构(36)包括棘轮(361)和棘爪(49),所述棘轮(361)套设在基杆(33)上,所述外框体(41)上开设有安装槽(48),所述棘爪(49)铰接安装于安装槽(48)内,所述棘轮(361)上固定连接有传动套筒(362),所述传动套筒(362)端部固定连接有传动轮(363),所述传动套筒(362)和传动轮(363)均套设于基杆(33)上,所述传动带绕设在传动轮(363)和轴芯(45),所述外框体(41)上还开设有预留槽(47),所述传动带位于预留槽(47)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海绵(461)之间的间距等于传动轮(363)转动一次带动轴芯(45)的转动距离。
9.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无人机航拍监控视频图像处理装置
预存数据:将土壤、植被、水源三种物体中含有的原油颜色范围标识录入存储模块;
数据采集:通过摄像机(2)获取图像信息,并将图像信息传回控制终端,同时控制终端在GPS系统的作用下获取无人机主体(1)的实时位置信息;
图像处理:图像识别模块根据预设颜色标识读取视频图像信息,判断视频图像中是否出现与预设颜色标识相匹配的信息,并将所得信息传回控制终端;
数据生成:根据图像处理结果,若存在与预设颜色范围标识对应的图像信息,则初步判断为原油泄漏,结合GPS位置信息进行地理标记,根据颜色深度对各个标记进行排序,按由深至浅结合地理标记生成采样航线进行采样,若不存在与预设颜色范围标识对应的图像信息,则初步判定为不存在原油泄漏,不进行采样;
采样验证:无人机主体(1)依次在预设采样点降落采样,最后对样本的成分进行人工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得出是否存在原油泄漏污染、污染情况及变化趋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鹏;石道涵;刘燕;吴礼学,未经黄鹏;石道涵;刘燕;吴礼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46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