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线状Na1.1 有效
申请号: | 201910137638.2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64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冬冬;类延华;周佳贝;谭宁;邱智超;孙士斌;张玉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31/00 | 分类号: | C01G31/00;B82Y30/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刘琰;张静洁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线状 na base sub 1.1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线状Na1.1V3O7.9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该制备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将NaNO3加热熔融;步骤2:将VCl3加入到熔融的NaNO3中,搅拌均匀,保温,使得反应完全;步骤3:冷却至室温,反应产物经洗涤、离心和干燥后,制得纳米线状Na1.1V3O7.9材料。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具有原料廉价易得,制备过程简单,生产成本低,制得的Na1.1V3O7.9材料微观粒子形貌可控且纳米线分布均匀的优点,且全过程无副产品出现,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所制得的材料为层状结构的正交晶系,且具有较大比表面积,气体分子可以轻易的进入到各层之间,适用于气敏传感器用敏感材料以及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线状Na1.1V3O7.9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医疗、环境保护、食品检测和工业安全监控等方面的需要,能够实时检测有毒气体和易燃气体的气敏传感器受到了很多关注。在气敏传感领域,基于不同的气敏传感原理,有多种气体传感探测方法。其中,当所探测的目标气体出现后,由于电子交换和化学反应的原因,材料的电阻发生变化,进而被探测出来,是比较简单方便的一种气敏传感方法,而且易与半导体工艺结合,集成到探测芯片中去。
过渡金属氧化物作为电阻变化型气敏材料被应用于气敏传感器,如ZnO、 SnO2、Fe2O3、TiO2、WO3、Cu2O、NiO等,其中钒氧化物是很有前途的一类气体敏感材料,例如VO2,V2O5等。因为其晶体结构属于层状结构的正交晶系,气体分子可以轻易的进入到各层之间。其中,V2O5对乙醇、有机胺类、氦气有较好的气敏特性。传统的氧化物气敏传感器都是基于单晶、多晶、薄膜和粉末等结构。随着技术的进步,纳米线、纳米带、纳米管等纳米结构的氧化物材料,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能有效的提高气体探测的灵敏度,越来越受到重视。例如:V2O5纳米带对乙醇气体表现出较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 V2O5纳米线表现出对氦气的气敏特性。
但基于钒氧化物的气敏传感器,良好的气敏特性往往是在150℃以上的温度获得,在室温下获得良好的气敏特性,是更加方便、安全和节能的。
目前,钒氧化物的制备方法主要有电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和水热法等,其中水热法最为成熟。制备钒氧化物的方法很多,例如:公开号为 CN102826603A的中国专利采用二氧化钒粉体为钒源,在硝酸水溶液中水热反应得到五氧化二钒纳米线,长约10~60μm,直径为10~50nm,但是其水热温度为140~250℃,温度较高;公开号为CN108288701A的中国专利利用二氧化钒粉体为钒源,分别在草酸和氢氧化钠水溶液中水热反应得到 Na1.1V3O7.9和复相Na1.1V3O7.9/NaV6O15材料,但是其水热反应时间较长,需要 24h。
上述方法制备的钒氧化物大都选用水热法,存在水热温度过高,反应时间过长,反应产物产率低等缺点。而且上述制备方法工序复杂,条件要求高,可操作性差。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事大学,未经上海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