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7824.6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205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1 |
发明(设计)人: | 蒋方明;曾志坚;曹文炅;王亦伟;彭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2;H01B7/42;H01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越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23 | 代理人: | 杨艳珊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通道 线芯 液冷 第一线 充电电缆 充电线缆 液冷系统 保护层 控制线 填充 三维 绝缘层 铜丝 充电功率 负极电流 交错缠绕 交替缠绕 拓扑结构 右旋螺旋 正极电流 转向效应 传输 大电流 细电缆 运行时 散热 叠加 充电 电缆 流动 | ||
1.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传输正极电流的第一线芯、用于传输负极电流的第二线芯、用于降低第一线芯、第二线芯工作温度的液冷微通道、充电电缆第一控制线、充电电缆第二控制线以及填充保护层,其中,该第一线芯以及该第二线芯设置在该填充保护层的内部,该液冷微通道交错缠绕在所述第一线芯、第二线芯的外侧,该第一控制线、第二控制线设置在该液冷微通道的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微通道在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之间以左旋螺旋、右旋螺旋交替缠绕,在第一线芯采用左旋螺旋,在第二线芯采用右旋螺旋,液冷微通道每个周期均与第一、第二线芯形成3/4圆周或特定弧长接触,从而形成具有Dean流效应的空间拓扑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微通道中设置有工质流体,工质流体为水、乙醇或乙二醇的一种或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微通道与电缆外部散热结构连接,形成闭环回路,工质流体可通过泵实现主动循环,也可利用工质对流效应被动循环,工质流体通过液冷微通道吸收热量后,经由外部散热结构将吸收热量快速导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控制线和第二控制线可以紧贴液冷微通道外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冷微通道的材料可为绝缘材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芯和第二线芯由多股铜丝与绝缘塑胶层组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充电线缆的三维DEAN管微通道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绝缘塑胶层为导热硅胶,且其内部有加强钢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未经顺科新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78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