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涤纶丝导丝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8110.7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39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汉兴;李协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6 | 分类号: | B65H57/16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635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钉 导丝杆 导丝 杆部 导丝器 横槽 丝束 涤纶丝 固定柱 挂丝 垂直穿过 工作效率 横向设置 活动设置 螺纹连接 排列设置 竖向设置 同一水平 长条形 中空管 热辊 成功率 锁定 移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涤纶丝导丝器,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柱和横向设置的导丝杆,所述导丝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柱中,并且可相互锁定,导丝杆中排列设置有多个导丝勾,每个导丝勾包括长条形的杆部和位于杆部前端的U型勾部,所述导丝杆为中空管,导丝杆中开设有横向的两个横槽,两个横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导丝勾的杆部垂直穿过两个横槽,并且导丝勾上设置有前螺钉和后螺钉,前螺钉和后螺钉与导丝勾的杆部相螺纹连接,前螺钉和后螺钉分别位于导丝杆的两侧。其能在丝束处于较大间距时进行挂丝,挂丝完成后再进行导丝勾的移动,使丝束之间的间距与热辊的长度相配合,并且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丝束挂入到导丝器的成功率,节省了人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涤纶丝的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涤纶丝导丝器。
【背景技术】
涤纶民用长丝产品是由多根单丝组成的复合丝,单丝的数量一般为十几根到二百多根,高温熔体从喷丝板喷出后形成单丝,经过冷却,在油嘴处汇合成复合丝,喷丝板的中心距和油嘴的中心距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单丝组成的复合丝在油嘴处的间距较大,经过油嘴的复合丝必须由热辊集中牵伸或加热定型,热辊的长度一般只有400mm左右,远远小于目前常规12头纺的首末两锭复合丝的距离,也就是说复合丝的间距在进入热辊前要急速变小至与热辊相配合,这是由导丝器完成的。
目前所使用的导丝器通常包括固定杆和排列设置在固定杆上的若干导丝勾构成,由于导丝勾之间的间距较小,在将丝束挂入导丝勾时,不仅容易错行,一旦挂错就得从头再来,而且由操作者一根一根多次操作,若有一次用力不当,使得丝束刮断后,就前功尽弃了。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方便丝束的挂入的涤纶丝导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涤纶丝导丝器,包括竖向设置的固定柱和横向设置的导丝杆,所述导丝杆的一端活动设置在固定柱中,并且可相互锁定,导丝杆中排列设置有多个导丝勾,每个导丝勾包括长条形的杆部和位于杆部前端的U型勾部,所述导丝杆为中空管,导丝杆中开设有横向的两个横槽,两个横槽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导丝勾的杆部垂直穿过两个横槽,并且导丝勾上设置有前螺钉和后螺钉,前螺钉和后螺钉与导丝勾的杆部相螺纹连接,前螺钉和后螺钉分别位于导丝杆的两侧。
本发明中的涤纶丝导丝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与导丝杆之间的连接结构为:固定柱的一侧设置有贯穿式的第一竖槽,固定柱的另一侧设置有贯穿式的第二竖槽,第二竖槽中沿竖向间隔设置有多个贯穿式的椭圆孔,椭圆孔的长轴长度大于第二竖槽的宽度,导丝杆的一端穿透设置在第一竖槽中,并且在导丝杆中设置有椭圆形的销轴孔,第二竖槽中插设有椭圆形的销轴,销轴的尺寸与销轴孔相配合,销轴穿过椭圆孔和销轴孔后将导丝杆固定在固定柱中。
本发明中的涤纶丝导丝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槽从导丝杆的一端部起始,并且其另一端不延至导丝杆的另一端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上述的涤纶丝导丝器,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滑动的导丝勾设计,使得能在丝束处于较大间距时进行挂丝,挂丝完成后再进行导丝勾的移动,使丝束之间的间距与热辊的长度相配合,并且进行固定,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丝束挂入到导丝器的成功率,节省了人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柱,2、导丝杆,3、导丝勾,31、杆部,32、U型勾部,4、横槽,5、前螺钉,6、后螺钉,7、第一竖槽,8、第二竖槽,9、椭圆孔,10、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述的涤纶丝导丝器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锦亿化纤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81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