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喷射软管承载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8594.5 | 申请日: | 2016-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675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布鲁斯·L·兰德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特种油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1/00 | 分类号: | E21B41/00;E21B23/14;E21B7/18;E21B7/08;E21B29/06;E21B43/112;E21B43/114;E21B4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洪玉姬 |
地址: | 美国奥克***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射软管 外导管 内导管 环形区域 导管 微环 承载系统 流体腔室 长形 流体压力调节阀 生产套管柱 压力调节阀 长度延伸 生产套管 数据缆线 承载件 配线腔 钻井孔 滑动 流体 移动 容置 伸入 远端 电线 包围 增产 | ||
本文提供了一种喷射软管承载系统,包括:长形内导管,其尺寸被设置为能滑动地接收喷射软管并用作喷射软管承载件,在喷射软管与周围的内导管之间形成微环隙,该微环隙的尺寸被设置成防止喷射软管弯曲;长形外导管,其包围内导管,在内导管和周围的外导管之间形成环形区域,外导管的尺寸被设置成伸入钻井孔内的生产套管柱中,同时在外导管与周围的生产套管之间适应增产处理;配线腔室,其在内导管与外导管之间的环形区域中容置电线、数据缆线或这二者,并沿外导管的长度延伸;在该环形区域内形成的流体腔室;以及位于内导管的远端附近的流体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被构造成使流体在流体腔室与微环隙之间移动,以实现喷射软管在内导管内的移动。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1月29日,申请号为2016800186597,发明名称为“井下液压喷射组件”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关于联邦赞助研究或开发的声明
不适用。
合作研究协议当事方的姓名
不适用。
相关申请的声明
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29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198,575的权益。该美国临时专利申请题为“Downhole Hydraulic Jetting Assembly,and Method for FormingMini-Lateral Boreholes”。本申请还要求2015年2月24日提交的相同题目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120,212的权益。
本申请还提交作为2015年2月3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4/612,538的部分继续申请案。该美国专利申请题为“Method of Testing a Subsurface Formation for thePresence of Hydrocarbon Fluids”。该美国专利申请又是2015年3月31日授权的美国专利号8,991,522的分案。
这些申请全部通过引用合并至本文。
背景技术
本部分旨在介绍本技术的选定方面,这些方面可能与本公开内容的各种实施方案相关联。相信这种讨论有助于提供便于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内容的特定方面的一种框架。相应地,应理解的是,本部分应从这个角度理解而并不一定是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涉及完井领域。更具体地,本公开内容涉及通过使用液压喷射组件从现有钻井孔生成小直径钻孔进行烃生产地层的完井以及增产。本公开内容还涉及在一次起下钻中受控地生成多个延伸入地下地层数英尺的横向钻孔,从而形成所设计的钻孔“群”。
技术讨论
在钻探油井和气井时,使用在钻柱下端处向下推动的钻头穿过地表形成近似竖向的钻井孔。在钻探至预定井底(bottomhole)位置后,移除钻柱和钻头,并用套管柱内衬钻井孔。因此在该套管柱与由钻井孔穿进的地层之间形成环形区域。特别地,在竖向钻井孔或水平井的竖向段中,为了沿着钻井孔的部分或全部的长度用水泥填充或“挤满”整个环形体积,进行了固井作业。水泥和套管的组合加固了钻井孔,并促进层位封隔(zonalisolation,层间隔离)以及随后在套管后面的可能的成烃产区的某些段的完井。
在最近的二十年里,钻探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油气操作员经济地“开钻(kick-off)”,并使钻井孔轨迹从大体竖向的定向转向大体水平的定向。现在,这些钻井孔中每个的水平“支柱”通常超过一英里的长度。这显著增加了钻井孔向目标含烃地层(或“产区”)的暴露。例如,对于具有100英尺的(竖向)厚度的给定目标产区,一英里的水平支柱暴露于水平钻井孔的产区是常规竖向钻井孔的100英尺暴露的产区的52.8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特种油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特种油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85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