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跨径悬索管道桥空中牵引与运输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8636.5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97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晖;郭君;铁明亮;王荣玖;李锋涛;詹胜文;左雷彬;杨春玲;张磊;苏卫锋;张力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96 | 代理人: | 王程远;胡玉章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幅 前幅 轴承 大滑轮 滑轮轴 挡圈 牵引 大跨径 管道桥 小滑轮 悬索 穿过 隔板 地面组装 对称设置 竖直设置 外壳内部 运输过程 走线滑车 大轴 运输 施工 保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径悬索管道桥空中牵引与运输的装置,包括由前幅板和后幅板组成的外壳,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上方竖直设置有一个大滑轮,大滑轮轴依次穿过前幅板、大滑轮和后幅板,所述大滑轮与前幅板、后幅板之间均设置有大轴隔板;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小滑轮,在所述外壳内部小滑轮轴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轴承,相应的轴承与前幅板、后幅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挡圈,小滑轮轴依次穿过前幅板、挡圈、轴承、小滑轮、轴承、挡圈和后幅板。本发明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在地面组装基本完成后,运至施工索处进行最后一步安装,同时该走线滑车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和设施,即可保证在牵引和运输过程中平稳无卡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跨径悬索管道桥空中牵引与运输的装置,属于悬索管道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索管道桥自身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和独特的结构特点,具体如下:
(1)悬索结构自重轻:悬索管道桥多采用相对较轻的钢桁架加劲梁,且通常为一条或上、下两条主管道,自重载荷与普通悬索桥相比要轻得多。
(2)悬索结构刚度小:悬索管道桥的桥宽一般在3m±1m,宽跨比约为1/100,而普通悬索桥的宽跨比仅为1/10左右。
(3)承受的竖向荷载不同:普通悬索桥承受着人流、车流等带来的活荷载,荷载变化幅度大且相对较重,而悬索管道桥除管道自重外,只承受管内介质流动所形成的活荷载,在输送压力固定的情况下,荷载变化程度不大,其承受载荷主要是对永久荷载(管道、介质及结构自重等),可变荷载(风和雨雪荷载、检修荷载、清管荷载、温度应力及地震作用等),管道试压及施工荷载进行的效应组合。
(4)结构抵抗风荷载能力差:相对地,管道悬索桥迎风面积小,单位长度所受风力也较小,但由于其宽跨比较小,其水平横向刚度很小,一般需专门设置抗风索来抵抗风荷载,相对而言,风的静动载作用对稳定性、强度、耐久性的影响较普通悬索桥更甚。
(5)使用索系直径小:由于索系承受的载荷相对较小,相应地其直径也较小,其直径约为普通悬索桥索系直径的1/3~1/7。
基于以上结构特点,同时由于悬索管道桥建设历史、数量和规模相对较小,当前悬索管道桥建设领域内,尚无相对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设备满足施工索架设完成后,牵引和运输猫道索系、主缆索股、钢桁架加劲梁。
而悬索公路桥、悬索铁路桥行业内,由于载荷大、索系的直径大,同类设备,如拽拉器、桁车等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造成安装不方便,运行效率也比较低;同时由于施工工法的不同,除设备自身外,还需借助一定的配套设备和辅助设施,这些特点也造成其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但不能直接移植于悬索管道桥进行应用。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当前行业发展尚无安全稳定设备的不足,克服其他行业同类产品结构复杂,安装、拆除不方便,以及运行过程不够平稳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大跨径悬索管道桥空中牵引与运输的装置,即为一种走线滑车,该走线滑车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可在地面组装基本完成后,运至施工索处进行最后一步安装,同时该走线滑车无需借助其他设备和设施,即可保证在牵引和运输过程中平稳无卡顿。
一种用于大跨径悬索管道桥空中牵引与运输的装置,包括由前幅板和后幅板组成的外壳,所述前幅板和后幅板相对且对称布置;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上方竖直设置有一个大滑轮,大滑轮轴依次穿过前幅板、大滑轮和后幅板,所述大滑轮与前幅板、后幅板之间均设置有大轴隔板;在所述外壳的内部下方对称设置有两个小滑轮,在所述外壳内部小滑轮轴的两端还分别设有轴承,相应的轴承与前幅板、后幅板之间分别设置有挡圈,小滑轮轴依次穿过前幅板、挡圈、轴承、小滑轮、轴承、挡圈和后幅板;所述大滑轮在施工索上转动,所述两个小滑轮悬挂手拉葫芦或钢丝绳连接运输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86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