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爆破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9250.6 | 申请日: | 2019-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552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河;廖兴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备模块 水下采油树 内部压力 注入液体 预设时间段 检测 爆破性能 预设 爆破 试验数据 性能测试 压力相等 注满液体 最大压力 通口 泄漏 记录 安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爆破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将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注满液体后,封住通口,并向内部注入液体;若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与额定压力相等,停止注入液体;若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不发生变化,继续注入液体,直至所述内部压力达到预设最大压力,并停止;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不发生变化时,继续注入液体,以使装备模块单次增加的内部压力与额定压力的比值为预设增加比值,并停止注入液体;若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装备模块爆破泄漏,记录爆破时的试验数据,可以完善水下采油树的性能测试,可以为水下采油树长期、稳定、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水下采油树的性能检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爆破性能检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水下采油树是任何一个海底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是位于通向油井顶端开口处的一个组件,它包括用来测量和维修的阀门,用来停车的安全系统和一系列监视器械,包括许多可以用来调节或阻止所产原油蒸汽、天然气和液体从井内涌出的阀门等。
水下采油树作为水下生产系统中关键的生产设备,在控制油井生产、调节出油量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的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决定整个水下生成系统运行的状态,其在投入使用之前要进行一系列的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可以将水下采油树划分成各个装备模块分别进行性能测试,以完成对水下采油树的性能测试。目前,在水下采油树各个装备模块的性能测试研究中,并没有对装备模块爆破性能测试的研究,导致水下采油树的性能测试不完善,从而不能为水下采油树的长期、稳定、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爆破性能检测方法,可以完善水下采油树的性能测试,可以为生产制造水下采油树提供数据支持,可以为水下采油树长期、稳定、安全工作提供保障。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爆破性能检测方法,包括:
将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注满液体后,封住所述装备模块的所有通口,并通过高压泵向所述装备模块中注入液体,以对所述装备模块内部进行加压;
当检测到所述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与额定压力相等时,停止向所述装备模块中注入液体,以对所述装备模块内部进行保压;
当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不发生变化时,继续向所述装备模块中注入液体,直至所述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达到预设最大压力,停止向所述装备模块中注入液体,以所述装备模块内部进行保压;
当在第二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所述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不发生变化时,向所述装备模块中注入液体,以使所述装备模块单次增加的内部压力与额定压力的比值为预设增加比值,并停止向所述装备模块中注入液体,以对所述装备模块进行保压;
当在第三预设时间段内检测到装备模块爆破泄漏时,记录所述装备模块爆破时的试验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爆破性能检测装置,包括低压泵、高压泵、至少一个阀门、至少一个压力计和显示记录单元;
所述低压泵,用于向水下采油树的装备模块注入液体,以使所述装备模块注满液体;
所述高压泵,用于向所述装备模块注入液体,以对所述装备模块加压;
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装备模块内部,用于控制所述装备模块的通口;
所述压力计,用于监测所述装备模块的内部压力;
所述记录显示单元与所述压力计连接,用于记录所述压力计监测到的内部压力数据,并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未经美钻深海能源科技研发(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9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