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污泥制备园林用土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139358.5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002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2 |
发明(设计)人: | 黎娟;邹宜东;陈甜;黄宏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三叶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C02F11/02;C02F11/12 |
代理公司: | 长沙和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8 | 代理人: | 林传贵 |
地址: | 410128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泥混合物 园林用 污泥 制备 园林植物 物理化学性质 表面活性剂 微生物菌剂 资源利用率 厨余垃圾 二次污染 秸秆粉末 平铺晾晒 土壤表面 污泥利用 重量份 土壤 机旋 加盖 菌菇 晒干 藻类 打碎 地膜 生长 | ||
本发明涉及污泥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制备园林用土的方法。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1)在污泥中加入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厨余垃圾40‑60份、菌菇渣20‑40份、秸秆粉末20‑40份、藻类10‑20份、微生物菌剂10‑20份、表面活性剂5‑10份,得到污泥混合物;(2)将污泥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平铺晾晒,并加盖地膜;(3)将晒干的污泥混合物打碎制成粉末状;(4)将污泥混合物粉末施在土壤表面,再用粉垄机旋入土壤作为园林用土。本发明步骤简单,原料易得,既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又能降低成本减少二次污染,能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适于园林植物生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污泥制备园林用土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随之产生的污泥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污泥量超过6000万吨。数量巨大的污泥是各国市政面临的难题之一。城市污泥包括下水道污泥、河道污泥和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产生的污泥,它包含沉渣、毛发、纤维、动植物残渣、以及混入的细菌、病原菌、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如果不妥善处理,容易造成土壤、作物和环境的二次污染。
目前对城市污泥的常规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焚烧、海洋倾倒等,但是填埋技术对土壤的土力学性质要求较高,需求大面积的场地和高昂的运输费用,地基还得作防护处理避免对地下水和周围土壤造成污染。同时,进行填埋处理的污泥容易滋生臭味,污染空气,未经收集的填埋气体甚至会引起爆炸。污泥焚烧所需的设备、能源等成本昂贵,目前暂时还不具备推广的条件。同时污泥中的有机物质焚烧时会生成许多有害物质,易于再次污染环境,另外产生的重金属烟雾和污泥灰烬也可能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燃烧消耗了污泥中的大量有机物质,造成了资源浪费。海洋倾倒处置污泥利用海水的自净能力处理大量的污泥,并且成本低廉。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污泥倾倒入海洋,海洋水体正常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威胁到人类。
目前发现,污泥中含有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经过适当处理后能够重复利用。因此,将污泥经过处理后作为园林用土使用,是解决污泥处理问题的一种经济可靠的途径。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污泥制备园林用土的方法,能够解决城市中污泥大量堆积的问题,且能去除污泥中的有害物质,为园林植物提供富含营养的土壤。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污泥制备园林用土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污泥中加入以重量份计的以下原料:厨余垃圾40-60份、菌菇渣20-40份、秸秆粉末20-40份、藻类10-20份、微生物菌剂10-20份、表面活性剂5-10份,得到污泥混合物;
(2)将污泥混合物搅拌均匀后平铺晾晒,并加盖地膜;
(3)将晒干的污泥混合物打碎制成粉末状;
(4)将污泥混合物粉末施在土壤表面,再用粉垄机旋入土壤作为园林用土。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藻类为宽松鱼腥藻、钙生念珠藻和鞘丝藻中的两种及以上。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微生物菌剂为菌根菌、绿脓杆菌、胶冻样芽孢杆菌、哈茨木霉、草酸青霉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步骤(1)中的表面活性剂为聚氧乙烯山梨糖醇酐单硬脂酸酯或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优选地,步骤(2)中的地膜为秸秆纤维地膜或蔗渣纤维地膜。
进一步地,步骤(4)中的污泥混合物粉末施用量为1500-3000kg/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三叶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三叶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1393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